沈阳从“九一八”事变到审判最后一批日本战犯
9月17日,人们在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残历碑前参观。博物馆说,近几日每天有近万人参观。
79年前的9月18日,沈阳北大营烽烟骤起,日军炮击北大营,14年侵华战争从此打响。沈阳北陵电影院,距离北大营3公里。54年前的6月9日,这里国徽高悬,中国人民庄严审判最后一批日本战犯。
在中国抗战史中,罕有沈阳这样的城市,既承载着不堪回首的屈辱,又记载着扬眉吐气的荣耀。并且,从起点到终点,历史惊人地画了一个圆,轮回到了沈阳。
残历碑记载着国耻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的起点,也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战场的序幕。”辽宁“九一八”战争研究会会长王建学教授说,位于东北中心的沈阳正是日军暴行开始的地方。
是夜,日本关东军炸毁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随即悍然袭击驻扎在北大营的东北军。沈阳城旋即陷落。自此,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国危急!
如今,在柳条湖附近,昔日占领者建立的胜利碑,推倒后被一座纪念馆所替代。一座有6层楼高的残历碑矗立在那里,大碑好似一页日历轻轻翻开,但永不闭合,定格在“1931年9月18日”。
“残历碑记载着国耻。”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助理崔俊国说,自1995年起,沈阳每年都举行鸣警撞钟仪式,提醒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人人认罪 一个不杀
历史不曾忘记,罪行不容否认。从东京到南京,无论战犯如何狡辩和抵赖,每一次审判注定将他们同犯下的滔天罪行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沈阳这次对日本战犯的审判,以“人人认罪、一个不杀”同样彪炳史册。
时间追溯到1950年。解放伊始的新中国,从苏联接收了982名日本战犯,其中包括3个中将师团长以及731部队的军官。他们被送到距离沈阳30公里远的抚顺进行改造。
“是中国人民用人性的阳光感染了他们。”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馆长张继承说,每一项改造活动都建立在对战犯不虐待、尊重人格的基础上。经过时间的沉淀,战犯们纷纷人性复苏,哭着忏悔、诉说自己的罪行。
“日本战犯把抚顺看做是再生之地,让他们从鬼变回了人。”张继承说。
新中国于1956年6月对45名日本战犯进行审判。这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在自己的土地上,不受外来干涉审判外国侵略者,在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是代表国家和人民对日本战犯提起公诉。”审判中担任公诉人的郭春来老人曾回忆说,“为了让案件办成铁案,我们搜集了海量证据,罪证文书一个大屋子都装不下。”
铁证如山,无可辩驳。每一个受审战犯在法庭上都当庭认罪,并深表忏悔,令人感慨万千。鉴于战犯在关押和审判期间都有悔改表现,中国政府对战犯采取“宽大处理”的方针,并且一个不杀。对此,当时很多人都不理解。
多年后,日本战犯成立的“中国归还者联合会”成为中日友好的“和平使者”奔走于两国间。这时,人们才理解了中央决策的远见卓识。
沧海桑田,抗战胜利已逾65年。发生在沈阳的故事,正是中国从苦难走向光明的历史浓缩,也向世人昭示侵略者必败的道理。今年9月18日,中国百余座城市将再次拉响防空警报,为历史、为和平。 据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