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660|回复: 0

征收碳关税将扰乱全球商业秩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8 01: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湖州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品种机电产品也被列为了美国所指的“高耗能产品”之一。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约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60.6%。  本报记者 李雨谦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G8峰会召开在即,发达国家和发展国家针对碳关税的实施问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针锋相对。有专家将其定义为“贸易保护之争”。
  近期,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计划制定包含“碳关税”条款的法案,一些国际组织也提出“碳关税”可适用于国际贸易规则。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上周末就此发表谈话指出:中方一贯主张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但部分发达国家提出对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的做法,违反了WTO的基本规则,严重损害了发展中国家的利益,是以环境保护为名,行贸易保护之实。
  碳关税 不能解决气候变暖
  碳关税,是指对高耗能的产品进口征收特别的二氧化碳排放关税。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中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如铝、钢铁、水泥等产品而进行的关税征收。
  “此举并不能解决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因为每个国家都会挑选对自己有利的规则,而绝不会认同美国制定的游戏规则。”国际经贸研究所张帆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它只能引发新的国际贸易战,因为这是对发展中国家产品的一种变相排斥,扰乱了全球商业秩序。
  张帆认为,发展中国家由于起步较晚,其在产业构造中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一直处于劣势,因此发展中国家目前既要承担减排的责任,同时也要承担经济收缩的风险,这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极其不公平的。最为稳妥的做法应该是继续执行《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气候变化领域“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同时保证气候问题与贸易问题分开来谈。
  其实,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一向持积极主动和负责任的立场,于2007年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并制定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同时,积极参加了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
  美国能源部长朱棣文曾在今年3月17日在美国众议院科学小组会议上称,为了避免使美国制造业处于不公平竞争状态,美国计划征收进口商品的碳关税。6月22日,《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获得众议院通过,该法案规定,美国有权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进口产品征收碳关税。该法案从2020年起开始实施。
  而美国对开征碳关税所宣称的理由是如果其他国家没有实施温室气体强制减排措施,那将使为此付出成本的美国制造商处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因此美国将采用征收特别关税的方式来抵消这一成本。
  贸易保护主义再度延伸
  “实际上这完全可以视为是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再度延伸,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使发展中国家产品的成本无限抬高,削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打击了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国税务研究学会研究人员田磊对本报记者表示。
  专家测算,如果按照征收30美元/吨碳的关税,将导致中国进口总额下降0.517%,出口总额下降0.715%,这也会进一步拖累中国的GDP下降0.021%。而事实上,现行征收碳税国家的计税标准通常在吨碳10美元至70美元之间。
  “一旦开征,税率不可能只会在30美元的水平,这种惩罚性关税还有可能翻倍,这对现行经济结构下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小觑。”田磊表示。
  他认为,由于中国现在还处在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和科技水平存在差异,水泥、化肥、钢铁等高碳产业目前占据了中国出口市场一半以上的比重,如果开征碳关税,短期内必然会对这些行业造成重大的负面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中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而所做出的种种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口的主要品种机电产品也被列为了美国所指的“高耗能产品”之一。数据显示,2008年,中国对美国出口机电产品1528.6亿美元,约占中国对美国出口总额的60.6%。
  “在世界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同时为今年年度气候变化国际会议做出努力的形势下,提出实施碳关税是不合时宜的,这无助于增强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危机的信心,也无助于各国共同为气候变化谈判做出的努力,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姚坚称。
  对此,专家建议,尽管中国面临各种现实困难,但低碳经济将会是一种必然趋势,谁也无法回避。如果中美两国能够借应对气候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之机,加快各自的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在发展清洁能源和提高能效方面的全面合作,完全有可能开创一个互利双赢的新局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 关于百叶龙 | 产品服务 |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手机客户端下载
网站运营:浙江简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告热线:18599999946    站务处理QQ:491513048   TEL:0572-6666141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5029588号 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E0052470号 Copyright©2009-2023 WWW.CX-BB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东方绿洲律师事务所  沈学峰  律师  公安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5220200080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