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球网记者李宗泽报道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本周访问了中国南方的香港和深圳,并与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进行了会晤。英国《金融时报》7月27日撰文称,面对不断壮大的中国,希拉里此行饱含“象征意义”。
文章称,华盛顿目前正在亚太地区寻求重新建立更为强大的势力,而该地区却是布什政府所忽视的一块区域。美国希望该地区的贸易和外交能按照“国际准则”行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已有所变化。生意往来正逐渐“按照中国的准则进行”。当希拉里2010年在越南举行的亚洲安全峰会上表示美国愿意“调停”地区纠纷时,就“激怒”了中国。美国虽然在该地区保有强大的军事、外交和经济势力,但已经无法像以前一样“毫无避讳地维护自己的利益”。
文章指出,美国目前的战略是偷偷溜回亚太地区的核心,同时不能激怒中国。而希拉里本周在中国香港发表的演说就表明了美国这一战略的脆弱目标。内容虽然没有明确提及“中国”二字,但有关中国的内容却在字里行间表露出来。不少内容聚焦贸易政策。希拉里称,经济是美国外交政策的优先议题,但战略主题却充斥其中。
随着中国在该地区的不断崛起,美国将如何塑造它的“地区规则”?前国务卿佐利克创造了“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这个词汇,该词可以解释部分疑问:迫使亚洲,特别是迫使中国,融入“以规则为基础的贸易体系”。其中,“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就是美国战略的一部分”。不过,这还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已。但问题是,希拉里称之为“大杂烩”的亚洲贸易网络已经形成。这些规则看起来不像是美国支持的那种规则。
文章评论说,其实美国自己的地区贸易政策就“混乱不堪”。美国早在2007年就与韩国签订自贸协定,但国会目前仍未批准。作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之一,目前距离签订最终自贸条约还要等待几年的光景。与此同时,美国将更多期望寄予在澳大利亚、智利和新加坡,希望与这些国家签署另外一份自贸协定。但这份没有日本参与的协定不会有太大影响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