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间乐,不思蜀。”短短的一句话,六个字,让刘禅——蜀汉的第二位皇帝,也是最后一位皇帝,赢得了“扶不起的阿斗”这样一个流传千古的称号。《三国演义》用这样的诗句总结他:“追欢作乐笑颜开,不念危亡半点哀。快乐异乡忘故国,方知后主是庸才。”从那时起,阿斗就成了庸才的代名词了。
其实,要说刘禅是个庸才是有失偏颇的。刘禅虽然没有什么雄才大略,也不是一个聪明有为的君主,但决不是一个完全懦弱无能的人。刘禅在位41年,是在三国时期所有国君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如果说他的地位在前12年是靠诸葛亮支撑的,那么,诸葛亮于建兴十二年秋八月去世后,在那种东有孙吴虎视眈眈、北有曹魏时刻窥视、内部还有刘备的荆州旧部与刘璋的益州老臣之间的勾心斗角,没有一定的才智、没有一定的能力,他能做上29年的太平皇帝?
就是在《三国演义》里,也可以看出刘禅并不是一个完全无能的人。
诸葛亮平定南方后,正好魏国曹丕死亡,诸葛亮认为北伐时机已到,于是写了流传后世的《出师表》,准备北伐中原,刘禅的头脑非常清楚,他规劝说:“相父南征,远涉艰难;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征,恐劳神思。”这话表面上是体贴诸葛亮,实际上是表达了对北伐能否成功的担心,可惜诸葛亮并未采纳。刘禅之所以不能用皇帝的权威来阻止这次劳而无功的北伐,是因为诸葛亮的《出师表》说的那么冠冕堂皇,处处以“先帝”遗志来压他,处处是为刘家天下来考虑的,他如果反对岂不是遗人口实?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吸取了诸葛亮一人独掌大权的教训,“加蒋琬为丞相、大将军,录尚书事;加费祎为尚书令,同理丞相事;加吴懿为车骑将军,假节督汉中;姜维为辅汉将军、平襄侯,总督诸处人马,同吴懿出屯汉中,以防魏兵。”从这里可以看出刘禅用人的艺术,将蒋琬和费祎这两大权臣权力交叉、相互制衡、各有侧重;用吴懿和姜维这一个是国戚、一个是降臣共同掌握军事,既表明了对姜维的信任,也让吴懿这位皇帝的舅舅不能为所欲为。这样高明的政治格局和权力分配起到了相互支持又相互制约的作用,防止了一个人大权独揽而独断专行的毛病,即使在今天也是值得借鉴的。单从这一点上也说明刘禅决不是弱智!君不见当今社会之所以有那么多的腐败现象,不正是缺乏制约和监督吗?
我未看过《三国志》,但易中天先生在《品三国》中提到:诸葛亮曾经对刘备说过太子“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意思是刘禅很聪明,肚量也很大,进步很快。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诸葛亮不是一个喜欢拍马屁的人,他的话应该是可信的。刘备的知人之能从他临终时叮嘱诸葛亮“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也为大家所称道,“知子莫如父”,如果刘禅真的很差,他在遗诏里也不会把诸葛亮对刘禅的评价写进去了。
至于说到乐不思蜀的事,我觉得更多的是刘禅的大智若愚,或者说是装疯卖傻。我们都知道,历史上每一个朝代的亡国之君大多是不能善终的。一个皇朝被推翻了,只要那个皇帝还在,总有那么一批人亡我之心不死,总想在背后搞点小动作,搞不好就能复辟了。所以,只有旧皇帝死了,新皇帝才能高枕无忧。这也是为什么明朝建文帝去位好多年了,他的叔叔朱棣仍不放心,还派了三宝太监七下西洋的原因。刘禅虽然外表给人一付憨傻的样子,但他心里很清楚:作为一个亡国之君,首要的问题是保住性命,而要保住性命就不能给人感觉有复辟之心,要没有复辟之心就不能想念自己的祖国,即便有了思念故国的意思,那也是别人教的,自己是跟别人学的,而且学都学不好,一下子就让别人看出来了。只有这样,他才能安心地做他的“安乐公”,也正因为能这样,他才能活到晋泰始七年,得以善终。南唐李后主如果能学习一下这位前辈刘后主的保命艺术,不去写那些悲悲切切的破诗,也许还能多活几年呢。
郑板桥说过:“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大智的极致是大愚,刘禅虽然不是大智,但他能够做了四十一年的皇帝,这在三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而在亡国之后又能靠装疯卖傻得以善终,你能说他是扶不起的阿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