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546|回复: 0

11月22日开利财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22 12: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湖州
(以下所有分析和报道均是开利分析员综合市场观点而来,以满足A股投资者的知情权需要,仅为A股投资者提供参考之用,不构成对投资者的投资建议)
急涨急跌后皆有余韵
  上周A股市场出现了先抑后扬的走势,尤其是上周末上证指数在一度探底后出现了企稳回升的走势,从而使得上证指数日K线图渐有重归强势的态势,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信息呢?
急跌后总会生产自救
  从以往经验来看,每一波A股市场在急跌后,尤其是持续盘升的急跌,往往均有着反弹的趋势。比如说在1996年12月16日的《人民日报》特约评论员文章使得大盘一度出现了持续跌停板的态势,但在12月18日就出现了低开后企稳回升的趋势,并经过一月有余的震荡之后就迅速飙升。再比如说2007年5月30日的上调印花税,使得市场强势行情迅速降温,个股一度急跌。但6月5日,A股市场就企稳回升,并迅速再度拉开了蓝筹股的牛市周期。
  之所以如此,盖因急跌只是先知先觉的资金能够顺利出逃,但大多数存量资金难以全身而退,故需要生产自救,以减少急跌所带来的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一些政策信息引发的大盘急跌,可能并不会改变市场的运行主线,因为真正牵引市场运行主线的力量来源于经济增长周期、上市公司业绩成长趋势以及货币政策的导向。所以,仅仅针对市场的炒作所带来的一些政策,可能并不会改变市场的运行趋势。故存量资金能够迅速组织起生产自救,从而推动着行情再度渐趋活跃。
关注A股扬升主线
  当然,以往的走势也显示出,A股市场也有过急跌后,大盘虽然有所反抽,但随之就进入到深幅调整的走势中。比如2000年6月14日,因国有股减持办法出台,A股市场出现了急跌的走势,随后在次日虽有所反抽,但由此拉开了长达5年的熊市行情。再比如说2007年10月17日,上证指数开始调整,次日急跌,随后在2007年10月23日虽然有所回升,但却拉开了调整一年的超级熊市。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这些急跌的诱因,是在于牵引A股市场涨升主线的核心原动力出现了削弱的趋势。比如说2000年6月份的急跌,不仅仅在于货币供应量的减少,而且还在于当时我国经济缺乏强有力的增长引擎,A股市场承担不起估值高企的上市公司股价。而在2007年下半年,则是持续的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证券市场的资金面面临着较大的压力。众所周知的是,二级市场股价是需要资金面维持的,因此,只要资金面出现大的问题,那么,证券市场的股价就会暴跌,尤其是在估值高企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货币紧缩抑制弹升空间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A股市场的急涨转为急跌的诱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直接针对证券市场本身的一些政策因素,急跌只是改变了短线的运行,并迅速会回归到原先的证券市场运行大趋势中。2006年12月、2007年“5·30”就是如此。另一种则是由证券市场资金面以及宏观经济增长转变而出现的急跌,这两种因素都会对市场造成持久的压力。
  反观目前A股市场,上周末的急跌可能是针对货币紧缩预期而带来的调整,尤其是物价指数的持续涨升,使得主流资金对未来央行进一步的货币紧缩政策有了更强的预期。在此背景下,大盘自然出现了高位回落的走势。但是,也有观点认为,考虑到当前保经济增长的大方向等因素,后续的进一步货币紧缩政策并不会出现。
  由此可见,当前货币政策的分歧,将是影响着对A股市场急跌后能否迅速重归上升通道的核心要素。如果紧缩政策预期派占了上风,或者紧缩政策成为现实,那么,大盘将在震荡后再度探底。反之,市场有望重返上升通道。而就目前来看,紧缩政策的后续措施有可能加码,尤其是在物价指数高企不下的大背景下更是如此。
  不过,有意思的是,从历史走势来看,无论是什么样的结果,急跌后都会有反抽,都会有余韵。所以,周末的震荡回升也在预期之中。然而,考虑到后续的政策紧缩风险,投资者还是应保持谨慎为宜,在消息面趋于明朗后,再行加仓不迟。(秦洪)
政策微调难改中期上涨趋势
  在强烈的加息预期下,上周股市延续了惯性下跌走势。自上周四央行上调存款保证金率50个基点后,机构纷纷“变脸”,唱空声不绝于耳,A股一夜间转入空头市场。上证指数在短时间内由3186点大幅下跌至2806点,杀跌程度已经超出市场预期。固然,此次下跌的原因颇多,如基金仓位过高,美元持续反弹带动大宗商品跳水等,但核心仍是对通胀局面下的货币政策变化担忧。
  值得深思的是,预期的收缩性政策针对的是GDP还是CPI,10月份跑步进场的热钱会善罢甘休回流银行吗?可以预见的是,在美国二次量化宽松后,对新兴市场的输入性通胀还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同时伴随着人民币升值的中期趋势,带给市场的仍将是十分充裕的流动性。在此背景下,当前市场的下跌仍应为阶段性调整,并不是趋势的反转。
  从“十一”长假后启动的井喷式行情来看,流动性过剩是推动市场的主要力量。其中美国二次量化宽松后的美元贬值,带来了大量热钱流入,资源价格飙升,A股市场演绎“煤飞色舞”式上涨。目前市场面临的问题是,预期从紧的货币政策及国际汇率的变动,是否改变了流动性行情的根本。
  一方面,目前世界经济复苏仍存较大不确定,美国经济停滞不前,欧洲连续爆出债务危机,中国经济增长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即使加息周期才刚刚开始,近期货币工具的使用更多是针对CPI而不是GDP,所以央行在面对今年10月份4.4%的CPI增速,并没有选择再次加息,而是继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可见政府对于经济连续加息的承受力仍存有顾虑。从11月1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政策措施看,“必要时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生产资料实行价格临时干预措施”,确保市场供应,完善补贴制度,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等行政手段,仍是当前稳定物价、控制通胀的主要措施,担忧政策收紧令经济增长减速为时尚早。
  另一方面,美元近期在爱尔兰债务危机影响下强劲反弹,直接打击大宗商品价格,致使A股的资金流入预期与资源股受压。但美元的贬值预期是建立在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巨额财政赤字的基础上,特别是6000亿美元的二次量化宽松后,短期内的反弹并不会改变中长期向下的趋势。
  由此可见,疾风骤雨下的A股市场并未失去流动性的支持,加上明年1月份胡锦涛主席访美,短期内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将进一步强化,行情的主基调并未动摇。
A股中期趋势依然向好
  股指自上周五拉出调整长阴后,形成断崖式恐慌性杀跌,击穿多个整数关口后终于在60日均线2800点区域止跌企稳定。短期的暴跌使得投资者普遍产生盲目悲观的情绪,但就中期发展趋势而言,A股市场依然向好。
  首先,当前因事件驱动而起的机构一致性操作放大了追涨杀跌的动能,经过连续杀跌后,做空力量得到有效宣泄,短期严重超跌后的反弹动力正在凝聚之中。事实上,上证指数自1664点反弹以来,股指一直保持箱体格局运行。在10月份对2700点箱体突破后,上证指数回补了4月份留下的3101点周线跳空缺口,并成功收复了3181点的起跌点,从技术上已发出了对3478点展开攻击的信号。
  其次,10月份的放量月阳线一举摆脱中短期均线的纠缠,形成中期形态的突破,近两周的大跌导致11月份收出带长上影的K线,但中期上升格局并未产生改变。
  最后,5月均线依然保持快速上移速率,将对股指有明显的支撑和助涨作用。此外,30月均线将于12月份产生明显向上拐点,由于连续触及低位,将出现至少9个月的上翘趋势,这将对中期市场的发展起到极强的推动。
  重创后市场还需震荡修复
  短期的大跌对市场信心造成较大的创伤,特别是在通胀形势依然严峻的大环境下,政策的收缩是必然的,只是在工具的选择及力度上可能没有预期悲观。在完成超跌反弹后,市场还有等待通胀数据的时间,股指在凌厉的下跌角度下必然也有反复过程,从趋势发展角度而言,总体还是以时间换空间。
  就后市运行来看,石化双雄的启动引发市场的跳水,意味着目前强拉权重股快速上攻时机尚不成熟,但市场重心将随着权重板块的止跌而企稳。在有色、煤炭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进入整理阶段,银行、地产能否企稳回升就显得十分关键。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以中期战略做多为主,逢低可关注工程机械、电子信息为代表的“十二五”新兴产业。(周海柱)
紧随消费与新兴的局部牛市
  伴随紧缩预期的升温,以及美元指数的反弹,投资者对A股流动性的担忧逐步增加。我们认为,未来的流动性状况显然不会像此前大家所预期的那么乐观,但现在如果走向另一个极端、对流动性前景过于悲观,这其实也不可取。
  首先,决定A股市场外围资金供应的决定因素并非美元指数走势,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以及中国经济的增长前景。在美元指数的构成中,欧元占据较大权重,因此美国与欧元区经济形势的差异,以及由此引发的资金流动,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美元指数的走势。但在考察A股资金面时,我们只需考虑美元资金向中国市场的流动趋势。人民币对美元渐进升值的趋势逐步明确,预计年度升值幅度在3%-4%之间,这对海外热钱的吸引力是毋庸置疑的;与此同时,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前景远好于西方发达经济体,海外资金进入内地市场可以得到更多的投资机会。
  其次,就国内形势而言,虽然可基本判断进入加息周期,但考虑到经济仍处于减速阶段,管理层在加息的力度与节奏把握上会十分谨慎。而另一方面,居民感受到的通胀压力远高于CPI指标,因此真实的负利率状况很可能持续较长时间,这将对居民的投资意愿构成显著刺激。预计储蓄搬家的趋势仍将延续。
  综合来看,至少在未来半年内,A股流动性不断改善的趋势不会逆转。虽然流动性无法达到07年那样的泛滥程度,但也足以维持当前市场本不算高的估值水平,以及在主流热点上制造出局部牛市。
紧抓消费与新兴主线
  回顾9月底以来的周期股估值修复行情,可谓来得快也去得快。从9月30日算起,300周期指数的涨幅一度达到27%,但截至上周五其涨幅已不足12%。显然,缺乏基本面的支撑,而仅仅依靠流动性的推动,周期股是无法实现风格转换的。
  展望后市,投资者对周期股仍应持谨慎态度。短期而言,货币紧缩将直接对银行与房地产行业带来冲击,原材料价格上涨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会导致机械、化工、汽车等传统制造业面临沉重的成本压力。中长期而言,经济减速与转型更是意味着周期性行业难有超预期的盈利表现。
  我们认为,周期性行业与非周期性行业的分化走势很可能长期存在,投资者在行业配置上应主动放弃大部分周期性行业,重点在大消费、新兴产业等非周期性行业中布局明年的投资机会。当然,这些板块估值上并不便宜,因此投资者不必追高,应在市场震荡中把握低位介入的时机。(张翔)
【投资参考】
政策紧缩战通胀背景下的A股投资思路
  今年以来,CPI涨幅呈现逐季上涨态势,消费价格快速上涨,通胀压力愈演愈烈。对此,央行采取加息及多次上调存准率以抑制通胀,国务院18日更是部署四大措施稳定物价,紧缩政策的舆论正在形成。这将对A股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后续热点会否有所演变呢?
紧缩政策预期或带来连锁反应
  众所周知,支撑本轮A股市场涨升的基础就是流动性泛滥的预期。而紧缩的舆论则将减少甚至改变流动性泛滥的格局,进而意味着A股市场的涨升基础将出现松动的迹象。而且,紧缩政策的预期还会产生连锁反应,那就是对高估值小盘股等品种产生较强的杀跌能量。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个因素,一是货币紧缩政策一旦真的出现,那么,A股市场的资金面就面临着较大的考验,进而会影响到那些高估值的小盘股的股价走势。毕竟小盘股高估值的基础就是在于流动性泛滥所带来的充沛资金。随之,创业板50、60倍的动态市盈率的参考系将由此改变,进而使得创业板个股出现持续下跌的压力。所以,一旦成交量下滑,受伤的将不仅仅是大盘股,也包括高估值的小盘股,尤其是那些成长性欠缺的小盘股。
  二是会改变市场的预期。以往经验显示,A股市场资金面充沛,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乐观的情绪,甚至对一些不佳的信息也会出现选择性的"失明"。但资金面一旦收紧,那么,就会放大一些不佳信息所带来的做空压力。如近期有舆论开始讨论基金仓位"88%魔咒重现"的信息,甚至有观点称基金仓位"堰塞湖"高悬于A股。由此可见,一旦紧缩政策收紧的预期愈发强烈,那么,连锁反应就将发生,基金重仓的一些成长性与其高估值不相匹配的品种将进入调整趋势中。
  以高行业景气应对不确定短线趋势
  正因为如此,短线A股市场的走势渐趋恶劣,尤其是上证指数的日K线图已形成了间断式的下跌态势,这从经典的技术分析理论来看,是一个典型的中短线头部形成。只不过,由于美元持续反弹后可能会出现调整的态势,从而为资源股等品种的反弹提供了做多能量。所以,短线A股市场的走势背景略复杂一些。但只要紧缩预期开始形成,大盘的活跃度将明显降温,短线走势趋于谨慎。
  因此,在操作中尽量不宜盲动,短线爱好者也需要控制仓位,将资金主要配置在那些行业景气非常乐观的品种,如近期较为活跃的水泥股,这主要是因为供给减少,限电因素使得产品价格大涨,水泥产业股的生存环境趋于乐观,故江西水泥、尖峰集团、福建水泥、华新水泥、海螺水泥等华东水泥股可跟踪。再如新产业热点持续涌现的品种,其中触摸屏产业链的超声电子、长信科技、莱宝高科等品种就是如此。另外,下游需求旺盛的风电配套股的海得控制、川润股份等品种以及水电设备、核电设备的浙富股份、南风股份等品种也可跟踪。(秦洪)
六主题受益涨价
抗通胀板块点兵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0年10月的经济数据,其中CPI与PPI涨幅分别达到4.4%与5%,大幅高于CPI上涨4%的市场预测数据。虽然官方否认全面通胀已经来临,但是抗通胀的选股思路早已成为市场共识。
  从索罗斯旗下股票基金买入中国淀粉,到罗杰斯看好农产品,再到大宗商品的暴涨引发A股资源类股票的跟风猛涨,将六大主流板块的抗通胀性一一盘点。
  房地产是抗通胀的最好品种。从美国以及其他亚洲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历史看,即使在人口红利消失后,房地产价格仍然保持长期的涨势。
  在7月1日到11月8日的市场反弹中,地产股由于“调整充分、估值合理”,在反弹中一马当先,龙头股万科A最大涨幅超过46%,而“行业具备抗通胀属性”也是市场青睐地产股的因素之一。
  地产股抗通胀主要基于目前该板块受政策调控影响,估值相对较低,2010年很多房企销售还是不错的,至少2011年的结算体现得应该是不错的。
  但地产股与地产行业在抗通胀逻辑上是不同的,分析人士指出,地产行业具备抗通胀的属性并不意味着地产股也具备。房地产抗通胀的逻辑一直都有,但是需要指出的是,房地产抗通胀与地产股抗通胀是两回事,影响地产股的因素还有很多,政策与经济环境都会对其产生影响。
收益利息差 银行板块通胀不受伤
  在有色金属与各资源类品种被通胀概念热炒过后,市场拎出了银行股的抗通胀概念,对此,银行业分析师则认为这只是炒作噱头。
  通货膨胀是货币总量的扩大,银行的盈利是跟着货币总量一起变化的,这是银行股抗通胀一方面的原因。另外,进入加息周期银行的净息差会扩大。但是不利的是货币紧缩使得银行的信贷规模会下降,总的来说,银行业在通胀环境下至多算是个不太受伤的行业。
估值低盈利强市场  看好保险板块
  保险股中的龙头品种中国人寿在2009年7月24日见顶34.68元每股后一路下跌,而在近期的市场下跌中该股的价格已经接近了前期低点20.8元,以11月19日午盘中国人寿的收盘价22.8元计算,该股2010年的动态市盈率仅为19.3倍。
  目前保险的品种主要分为传统险与分红险,这其中传统险的成本是固定的,分红险如果投资者收益高,其中的三成会归保险公司所有。保险公司一般会有20%-30%的资金存放在银行,进入加息周期,银行的存款利率提高,保险公司这部分的收益就会提高。目前保险股的估值是比较低的,保险股上市以来它的盈利有一个明显的增长,背后就是其管理资产的规模每年都会有接近20%的提升。
农林牧渔板块受益产品涨价
  通胀预期下,农业被认为是主要的受益板块之一。
  其实无论是农林板块,还是其它板块,只要属于有刚性需求的行业,价格都在上涨。而且农业不像地产业经常有利空的政策,因此,价格上涨对于整个板块长期来看是受益的。
  中信证券在其报告中则给出更为明确的当下选股逻辑。其一是具有资源属性类的农业上市公司,比如北大荒等;其二是选择农产品价格受益上涨的农业股,比如与种子、白糖、生猪上涨品种相关的上市公司;此外,就是选择农业政策重点扶持的上市公司。
资源属性让有色金属板块很受益
  有色金属板块在经历一轮疯狂的上涨之后,随着大盘诡异暴跌,目前已有缓和之势。但在通胀的概念下,作为资源属性比较强的板块,有色金属依然属于受益行业。
此前有色金属板块的估值已经相对较高,选股时要关注题材。那些稀缺比较明显的资源,在通胀中可能受益更大。比如稀土、战略性稀缺金属以及贵金属等。
目前,选股的主线还是应该围绕资源性比较强的个股,比如掌握有矿山资源的,比如前期强势的稀土、铜等,基本都是那些拥有资源的个股上涨最快。
价格可转移  食品饮料板块也受益
  近日,五粮液涨价的消息一出,白酒板块就开始全线上涨。食品饮料这个货真价实的消费类行业,在通胀过程中也是当之无愧的受益行业之一。
  食品饮料之所以受益于通胀,是因为其具有较强的价格转移能力。在选股主线上,受益通胀比较明显的可能是白酒行业,特别是中高端白酒,经常提价。
申银万国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童驯认为,在白酒中,中高端和次高端应关注营销能力及全国化进程;超高端关注渠道利润、第一批发价格走势及提价幅度。童驯还比较看好葡萄酒、乳制品行业,对啤酒和肉制品则表示谨慎看好。(郝英)
哪几类品种可望“冬播春收”
  冬播春收,是中国股市基本不变的主旋律。正当投资者满怀信心看好跨年度行情的时候,却迎来市场先生的当头棒喝!客观上,这种宣泄式调整会催生“冬播”机会,但大家需耐心等待,精选品种,备战冬播春收。
跨年度行情再现“哑火”
  虽然当前国内外环境为A股跨年度行情创造了条件,但跨年度行情需由慢牛走出。
  记得去年11月,行情异常火爆,券商、基金及股民都对跨年度行情几乎形成一致预期。然而11月24日,上证指数摸高3361点,跨年度行情突然“哑火”,3361点成阶段高点。
  今年11月情况与去年类似,上证指数6个交易日内连续跌穿3100点、3000点和2900点关口,最低跌至2806点,离2800点仅一步之遥。同时,两市成交持续萎缩,创出今年10月11日以来的地量,表明目前市场调整仍未结束。统计还显示,11月12日至17日,A股总市值从近30万亿降至26.7万亿,近3万亿市值在此期间人间蒸发,俨然一个较小规模的“5·30”行情。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由于跨年度行情处于两个年度的交替时节,从宏观经济指标、财政货币政策到银行回笼资金以及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等都可能出现变化,因此往往充满变数。
  导致跨年度行情突然“哑火”的原因很多,但本质上还是股票价格上涨过快。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底,可比的1483只A股中,已有748只股票的股价超越6124点时的高点,占比为50%。其中,医药生物、家用电器、交运设备和信息设备等行业超越6124点的股票数量分别达到91只、16只、49只和32只,在行业中占比高达78%、66%、65%和65%,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
  行业指数方面,稀土永磁概念指数今年6月末仅为1075.88点,至10月底达到了2602.65点,仅仅半年时间,指数上涨了1.42倍,仅10月份以来稀土永磁指数涨幅已经高达34.27%。锂电池概念指数6月末为925.04点,至10月底达到了1389.75点,相比6月末上涨了51.21%。装饰园林概念指数6月末仅为1086.14点,至10月底达到了1865.28点,相比6月末上涨了72%。数据表明,所有概念指数涨幅都远高于同期上证指数24.78%的涨幅。
  总体来看,我们认为,目前股市调整,与近年来的每次调整,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只是股指站得越高,风险越大;个股涨得越快,跌得越凶。值得警惕的是,这次调整以创业板为首的中小盘个股未能进行充分调整,为后市调整留下了隐患。
宣泄式调整催生“冬播”
  宣泄式调整,是中国证券市场近年出现的怪象。2006年至今年的5年间,每次调整都是宣泄式的。据初略统计,以上证指数为例,2006年单日跌幅3%的调整达6次,单日暴跌5%以上的2次;2007年单日跌幅3%以上的达16次,单日暴跌8%以上的2次;2008年单日跌幅3%以上的达43次,单日暴跌5%以上的13次、6%以上的6次;2009年单日跌幅3%以上的达13次,单日暴跌5%以上的3次;2010年迄今单日跌幅3%以上的7次,单日暴跌5%以上的2次。
  近几年出现的宣泄式调整是值得引起重视的,究其原因是"全民投机",即使实力雄厚的机构,也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放弃价值投资原则,甚至内幕交易屡禁不止,造成市场动荡、大起大落。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证监会等部门《关于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意见》,就依法打击和防控内幕交易工作进行了统筹安排和全面部署。《意见》指出,依法打击和防控资本市场内幕交易,一直是证监会、公安部、监察部、国资委、预防腐败局等部委近年来的重点工作。这一说法印证了近几年出现的宣泄式调整怪象的根源。但今年的宣泄式调整比往年也有不同之处。
  从调整频率看,假定单日跌幅3%以上为宣泄式调整,那么这次宣泄式调整与2006年、2009年类似,但没有2007年、2008年那样剧烈、频繁。即使后市还会有宣泄式调整,但年内单日跌幅3%以上的次数不会超过去年,更不会出现8%以上的崩盘式暴跌。
  从调整形态看,这次宣泄式调整已经使大盘短期趋势发生变化,年线上方数万亿的成交量将形成反压,调整的时间相对要长些。加之临近年底,面对治理通胀下政策面的不确定性,市场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观察期,未来市场能否再度走强,需要宏观政策面以及资金面的进一步配合。因此,A股整体进入调整整固期可能性加大,这也为投资者提供了一段难得的"冬播"机会,大家需耐心等待,精选品种。
  从调整性质看,这次宣泄式调整主要是对政策预期突然转向的情绪宣泄,而非2007-2008年大牛市高风险的持续集中释放。这次宣泄式调整是对前期许多个股、板块涨幅过大的纠偏,而非对整体估值过高的修复。但市场挤泡沫的过程也是一个"冬播"过程,有利于春节后催生“春季攻势”行情。
哪几类品种可望"春收"
  蓝筹股不怕调,调整幅度有限;题材股调不怕,热点多多;成长股怕不调,越不调风险越大,越调机会越大。现在看来,“调不怕”的题材股、“怕不调”的成长股果然再现强势,增加了“冬播”的复杂性。
  其一,立足业绩增长的根基。投资者应当立足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来挖掘行业和个股机会,确定性是未来配置的主基调,有望在未来的年报行情中有所斩获。从中期角度可以关注景气度较高的行业,如核电、高铁、高端制造等板块;从三季报情况来看,可以关注科技类板块如软件、电子元器件和信息产业等细分行业个股。这些行业板块年报业绩的增长是较为确定的。
  其二,紧扣“十二五”规划主线。年末市场风格和主题难以发生转换,新经济和大消费仍然是市场的主线。新兴产业、大消费有持续的利好政策刺激,是需要适当配置,但这两个行业的估值水平已经透支了未来的成长空间。而投资品行业已经具备了潜在投资机会,年初新的投资规模将确定,可以逢低适度建仓。
  其三,关注低估值的蓝筹板块。毫无疑问,年末的震荡调整与机构的调仓换股有关。现在问题是,机构真的会抛弃低估值的大蓝筹而选择高估值的小盘股吗?明年年报行情还会复制去年高送转高回报的小盘股大戏吗?我们保留对高价小盘股越不调风险越大,越调机会越大的观点。投资者应防备主力声东击西,“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此外,由于普通投资者信息来源有限,应警惕高成长高送转个股陷阱。
【板块分析】
新疆板块魅力依旧

提前布局基建股
  区域板块的炒作退潮许久,但重点区域发展的步伐却在悄然加快。继上周五“2010新疆跨越式发展与股权投资高峰会”后,本月27日,资本市场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工作报告会也将在乌鲁木齐召开。在单一地区召开如此高规格报告会实属罕见,市场也预期监管层有望陆续出台支持新疆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政策。“新疆板块随大盘调整到位后,未来还会创出新高。每次去新疆调研都会发现大黑马。”一位刚从新疆调研回来的分析师说。
  随着一系列振兴新疆政策落实,当地电热需求猛增,天富热电10月公告拟动态总投资25亿元投资建设2台300MW国产燃煤热电机组,巩固公司在石河子地区电热市场的领导地位。同时,公司已经跻身于新能源新材料大军。其碳化硅项目中,合资公司天科合达技术是国内惟一、并打破国际上Cree公司的技术垄断,价格比Cree还低20%到30%,市场前景可期。
  中泰化学是国内重要的电石法PVC企业,且拥有丰富的煤炭、原盐、石灰石资源,丰富的上游原材料将确保公司具有绝对低成本优势。
  刚从新疆考察回来不久的联讯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文国庆,很看好广汇股份。基金三季报显示,广汇股份仍是王亚伟的第一重仓股。目前LNG(液化天然气)是广汇股份最主要的盈利来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陆上LNG生产商,未来其至少占据国内陆上LNG半壁江山。另外,公司还是国家“气化南疆”计划的执行者,并且储备了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煤在内的三大资源。
消费股搭乘大开发列车
  虽然目前是新疆旅游淡季,可新疆的机场人头攒动,酒店也都住的满满的,大部分是来新疆考察商机的人。大开发热潮,使得新疆经济活动增加,宏观环境带来的商业机会,必将对新疆的消费类上市公司形成利好。
  百货销售居于新疆首位的友好集团,地域优势凸显,涵盖高中低端百货,同时又有超市和加油站业务。在新老门店的共同作用下,其收入迅速增长,公司前3季度实现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增长172.6%。目前计划在库尔勒、伊犁等地继续开店。此外,公司还涉足地产和热电业务,都会显著拉升公司业绩。
  伊力特作为新疆最大的白酒生产企业,也将搭上新疆大开发的快车。目前公司形成年生产基酒1万吨、优质成品酒2万吨的规模。公司在新疆牢牢掌握地方政府、新疆建设兵团和新疆驻军的消费市场,培养了一大批忠实消费群体。而三季报显示,前10大股东中有8只基金持有,其中易方达占了3只,显然更看好该股的前景。
提前布局基建股
  由于受季节因素影响,四季度新疆大部分户外项目停工,这会对市场形成一定压力。不过建筑建材公司多属订单类公司,在新疆建设高峰周期中,未来业绩增长较为确定。四季度消费者可以提前布局新疆基建股,青松建化、北新路桥、天山股份和八一钢铁都会受益于新疆“铁公基”建设。
  北新路桥以公路桥梁基础设施为主,在国内承建的项目主要集中在西部12省区。目前有超过80亿元的订单在手,足以支持未来2到3年的发展。
  政策推动下,新疆进一步提升水泥的需求。青松建化和天山股份都在扩建水泥生产线。随着大开发中加大对南疆地区基建投资,相比天山股份,身处南疆的青松建化得到了迅猛发展,目前基本实现对南疆沿铁路、沿高等级公路大城市的覆盖。
  八一钢铁是新疆最大的钢铁企业,在新疆历年的占有率都在70%以上。在相对封闭的市场环境下,供不应求的局面将支持疆内钢材价格保持强势,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谢长艳)
【公司报道】
生杀两难年底分晓 *ST张铜即将创造历史
  从2006年10月25日上市,到2008年9月1日被ST,再到2010年5月7日被暂停上市,*ST张铜(002075.SZ)创造了第一只被ST的中小板股票,第一只被暂停上市的中小板股票等多项纪录。
  截至2010年三季度,公司依旧亏损超过7000万元,留给*ST张铜的时间已经不多。
  但是,无论是被退市还是重组成功重返A股,*ST张铜终究会在过往取得的“成绩”之后再新加一个头衔。
高调上市玩变脸
  2006年10月25日,高新张铜的股票上市仪式在深交所隆重举行,参加仪式的有公司原董事长郭照相,还有来自苏州市以及中国高新投资集团的多位领导。就是这样一家在上市之初被各方寄予厚望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在4年后的2010年底,给想卖却卖不出去的股民两条路,要么重组成功皆大欢喜,要么重组失败公司退市。有股民形象地比喻目前的持股心情是,左手是"绳子"右手是“啤酒”,尘埃落定前的煎熬可想而知。
  从高调上市到游走到了退市悬崖的边缘,一切都变化得太快。
  高新张铜在上市前的几年里业绩增长还是不错的,至少从报表中显示的是这样子。
  数据显示,高新张铜200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与净利润同比增长高达60%,2005年这两项数据的同比增长也分别达到了38%与23%。
  2006年10月,高新张铜成功登陆深圳中小板市场。次年,在高新张铜的第一份年报中,公司2006年的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28.83亿元,相比2005年暴增近50%,同期公司的净利润也是增长了近30%。
  高新张铜作为一家国内空调制冷铜管、环保铜水管和铜合金管的领军企业,业绩增长在当时的很多人眼中成为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事情的变化之快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
  上市后的第二年,高新张铜公布了2007年年报,数据一出,令投资者大跌眼镜。营业收入微涨2.17%,净利润却暴跌454.42%,归属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从2006年的5043万元一下变成了亏损1.78亿元,而这样的业绩跳水仅仅是一个开始。
  2008年,已经戴帽的高新张铜业绩依旧呈现暴跌态势,主营收入锐减至上年同期的一半,而亏损已经由上年的1.78亿元激增至5.12亿元,同时高新张铜的所有者权益也已经从2007年的4.44亿元变成了-6736万元,公司面临着资不抵债的艰难困境,这时距离暂停上市只差最后一步。
  2010年初,*ST张铜不出意料地再次放出亏损1.63亿元的年报数据,2010年5月7日,连续3年业绩亏损的*ST张铜在高调上市的不到4年后,由于连续3年亏损,成为了深圳中小板市场上市公司中首家被暂停上市的企业,由此*ST张铜也创造了第一家被ST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与第一家被暂停上市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两项"殊荣"。
沙钢重组路难走
  5月7日被暂停上市的*ST张铜目前想通过自救的方式重回市场已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根据深交所的相关规定,*ST张铜如果在2010年的年报中再次爆出亏损黑洞,连续4年亏损的公司必定将被深交所扫地出门。遗憾的是,*ST张铜2010年前三季度依旧亏损超过7000万元,归属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同样为负。
  一边是“绳子”,一边是“啤酒”,*ST张铜的股东面对迟迟不能拿到的重组批文挨着时间一点一点地临近2010年的年末。
  “公司的重组工作必须要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如果重组没有通过,公司将面临退市,而现在的状态是等待证监会批复。”对于公司目前的状态,*ST张铜一位不愿具名的人士表示。
  这样的等待,*ST张铜的股东们已经等待两年了。
  早在2008年底,*ST张铜便发布公告,拟以1.78元每股的价格通过定向增发的方式向沙钢集团发行11.77亿股,收购沙钢集团旗下的淮钢特钢股权。这一重大资产重组方案也在2009年相继通过了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以及国务院国资委的原则同意。
  2010年5月20日,*ST张铜的重大资产重组事项通过了证监会重组审核委的审核,能否重组只差一纸批文。
  面对前三季度的继续亏损,重组已经成为摆在*ST张铜面前的唯一选择,是成为深圳中小板市场的第一只退市股票,还是成为第一只被暂停上市后成功复活的仙股,选择器并不掌握在公司自身手中,但无疑,几个月后,*ST张铜就将创造一个新的历史。
  Q&A
  Q=华夏理财
  A=*ST张铜相关人士
  Q:沙钢与*ST张铜的重组进展现状怎样?
  A:公司的重组已经通过审核委审核,目前还在等待证监会批准。
  Q:公司的资产重组事项5月20日通过了审核委的审核,为什么半年时间还拿不到证监会的批文?
  A:公司是中小板第一家被暂停上市的企业,又被借壳重组,情况比较特殊,所以会比较慢。
  Q:公司今年前三季度仍然为亏损,2010年如果全年亏损,公司将被退市,这是否意味着与沙钢的重组必须要在今年12月底前完成?
  A:应该是这样的,如果重组没有通过证监会的批准肯定要退市。
幕后推手
  股票暂停上市前还能迎来连续两个涨停,不是一般散户敢在这种时候往里追的。赌博的游资就是这么一群火中取栗的敢死队。
  已经被暂停上市交易的*ST张铜最后的两个交易日是2010年的4月26、27日两天,这两天正是大盘刚刚跌穿年线的恐慌期,市场处于下跌状态,而在这两天里,*ST张铜却逆势连续涨停,唯一的原因就是资金要赶在船舱关闭之前登上这艘"赌船",这其中游资成为了博傻的主力。
  公开资料显示,*ST张铜停牌前最后两个交易日的换手率高达6.53%与9.2%。其中在4月27日最后一天买入*ST张铜的前五名席位分别是,华泰证券张家港杨舍东街证券营业部、东吴证券张家港杨舍证券营业部、华泰证券江阴福泰路证券营业部、中信金通证券公司杭州文三路证券营业部、中信建投证券荆州市荆沙路证券营业部。
  五家营业部中买入榜的前两家均为张家港市的证券营业部,与*ST张铜的办公地址属于同一区域。
  截止到2010年三季报,*ST张铜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以个人投资者为主,未见基金与投资机构的身影。
  目前仍处于暂停上市状态的*ST张铜,能否重回A股只需证监会一纸批文,同意或否定重组,如公司的重组方案被监管层否定,公司恐将面临2010年再次亏损的厄运,届时公司退市将不可避免。如公司的重组方案获得证监会的批准,受益于沙钢集团与高新张铜签订的补充协议,*ST张铜2010年扭亏为盈将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银河证券钢铁行业分析师孙勇表示:“沙钢目前重组*ST张铜的事情还不明朗,如果此次重组能得到成功,该股复牌后的二级市场表现应参考其注入资产后的相关行业估值比较。”
非典型国资流失 最贵A股沃森生物调查
  11月12日,“最贵”A股沃森生物(300142.SZ)登陆创业板--发行价95元、发行市盈率133.8倍,开盘价更是高达150元,从而造就了10位亿万富翁,9位千万富翁。
  作为沃森生物的第一大股东、董事长兼总经理李云春身价已高达22.5亿元,公司高管陈尔佳、刘红岩、马波也有着千万乃至亿万身价。他们还共同拥有一个身份--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下称"昆明生物所")的前员工。
  这家创业板新贵8年研发9个疫苗产品,被市场解读为成长潜力非常可观。但调查发现,沃森生物创立发展直至上市的过程中,其研发成果,有不少在公司高管、核心技术人员的原有的国有生物所、企业有过相似或相同的研究甚至产品;更是伴随着对昆明生物所、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退市公司云大科技(600181.SH)大量疫苗技术、资源乃至资金的借力。站在这些“肩膀”上,沃森生物迅速装备和成长为如今的“最贵”A股。
  国有生物所的项目研发系由国有出资,研发过程及产品均属于国有技术资产。一位疫苗界权威专家指出,现在民营疫苗企业大多走的是 “仿药战略”,把人才挖过去后,带去的技术稍加改变形成产品。严格地说,这肯定会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但这在民营疫苗企业已经是潜规则。
研发“国家队”
  昆明生物所建于1958年,主要从事医学生物学的基础和应用研究,进行疫苗、免疫制品和基因工程产品的规模化生产,也是国内最大的系列化甲型肝炎疫苗研制生产基地。
  李云春在昆明生物所任职15年,曾任该所助理研究员、销售科科长、经营部主任,2002年11月25日办理“出编”手续。沃森生物首席科学家郭仁更是曾任昆明生物所所长。同时,沃森生物副总经理刘红岩、陈尔佳均逾15年所龄,分别曾任基因工程中试生产研究室主任和团委书记。玉溪沃森副总经理马波、江苏沃森副总经理杨亦曾在该所任职。
  因此,拥有大批昆明生物所老员工的沃森生物被称为是疫苗研发的“国家队”。2001年9月-2004年10月,这支“国家队”仅三年时间即完成了“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Vero细胞)”的研发及获得临床批件,并迅即转让获得2000万元资金。参与研发的有陈尔佳、马波、刘红岩、钟光禄、阳选祥、练幼辉、谭顺革、向左云、陶林,其中前7人均曾任职昆明生物所。
  2001年-2005年间,昆明生物所离职者不少,但基本未脱离疫苗行业,包括投身沃森生物。昆明生物所人事处李处长介绍,所里因此意识到保密问题,2005年制定了 《保守医学生物学研究所科技秘密保证书》。其中指出,在所内从事科研期间,一切成果均为职务发明,国家所有,生物所持有,本人无权私自处理;离职后三年内不得从事与生物所进行的研究课题、生产产品、销售产品相同或相类似的业务活动。
  但此时,这一规定对于离职昆明生物所多年的沃森生物高管已难以构成限制。
  国有技术资产与国有有形资产相比,前者有资产价值评估难、易随人才流失的特点,因此国有技术资产的流失往往会被监管者所忽视。疫苗正属于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如不严格保密,随着人才流失很容易形成技术流失。
  11月10日,面对本报展示的沃森生物招股书中研发成果时间表,昆明生物所的两位员工表情错愕:“这个表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精制甲型肝炎Vero细胞灭活疫苗)在我们所做了很多年的相关研究,从研发到出成果是不会那么快的。”
  事实上,昆明生物所1985年参与承担了国家重点攻关项目“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研究”,8年后获得专利。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研究于1999年开始,5年后获得两项专利。
  据本报了解,上述7人在昆明生物所期间均参与过疫苗或肝炎病毒的相关研究或生产。谭顺革、阳选祥还在2000年参与发表过论文《甲型肝炎灭活疫苗接种普通狨猴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昆明生物所副所长杨净思表示,李云春、马波都是原来生物所甲肝室的,参与过减毒疫苗的研究、生产,对这一套流程肯定是比较熟的。这也为他们自己灭活疫苗的研发奠定了基础,因为甲型肝炎减毒疫苗与灭活疫苗在工艺上有相通的地方。
  面对是否涉嫌技术流失的疑问,杨净思坦言:“他们出去从事与研究所相同或相似的研究生产,这肯定会涉及到技术方面的流失。但之前的已没法追究,他们也是很感谢所里对他们的培养的。”
“相似”的疫苗
  沃森生物的高速创新并不仅仅在精制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Vero细胞)研发上。疫苗的研发周期通常需5年-10年,临床前研究通常需要2年-5年或更长时间。沃森生物仅用8年开发了9个疫苗产品,另有10余个产品正在临床前研发中。
  Hib(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与冻干A、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是沃森生物的主营产品,均于2003年开始研发,产品分别于2007年、2009年上市。
  但据调查了解,沃森生物的技术总监黄镇却另有隐秘而重要的身份--曾任职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并曾在该所主导参与过Hib疫苗、23价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疫苗的研制,并发表过相关论文。
  虽然沃森生物董秘徐可仁表示,黄镇的履历已按规范披露,但上述身份和研究在沃森生物招股说明书中却只字未提。
  成都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还有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吸附破伤风疫苗、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9价肺炎球菌结合疫苗,除了后者还在研究阶段,前三者已于2004至2006年间获得药品批准文号。
  较为巧合的是,2004年4月沃森生物开始研发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9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并于今年4月申请临床批件;吸附破伤风疫苗于2004年5月开始研发,于2006年3月申请临床批件。
  沃森生物2005年7月开始研发的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李云春等5位公司高管的另一个老东家--大连汉信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则已于2004年3月8日获得了药品批准文号。
  就此,昆明生物所内部人士表示:“沃森生物是私人企业,跟国企不一样,而且沃森生物的老总们是生物所出去的,他们拿去用不是很现成吗?”
  对于相关疑问,李云春表示,公司主要是开展升级换代、进口替代的产品;公司团队的一些基础知识、基本的经验技能,肯定跟在学校、研究所甚至跟国外的学习有关,但公司研发的产品能获得863计划资助、专利申请、上市都是经过严格审核的。
  李云春称:“沃森生物一开始就是瞄着国际最领先的来做的,关于知识产权是否侵权的问题,相信国内每个生物所都不是傻子,要么就是本来没有共享,要么我们就是最先进的。”
  一位疫苗界权威专家指出,目前不单昆明生物所存在技术流失问题,整个疫苗行业也都存在这个问题,民营技术的中坚力量还是七大生物所。现在民营疫苗企业大多走的是仿药战略,把人才挖过去后,带过来的技术稍加改变,比如改变培养方式、纯化方式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技术,也能申请新专利。但技术还是那个技术,只是稍有改进,严格地说肯定会涉及到侵犯知识产权的问题,但这在民营疫苗企业中已经是潜规则。
“借力”
  除了人才、技术外,沃森生物在资本、资源等方面也是频频借力。
  沃森生物于2001年1月创立。2002年6月,经过一系列的股权转让,当时尚未退市的云大科技现身沃森生物,并在2004年4月直接控股其45%的股权。蹊跷的是,两个月之后,云大科技突然宣布退出疫苗产业,将上述股权实际转让给李云春、陈尔佳、刘红岩,并由伯沃特生物代为持有。
  值得一提的是,从2002年8月至2008年,沃森生物团队李云春、陈尔佳、刘红岩同时陆续任职并执掌云大科技子公司大连汉信生物。
  李云春表示,云大科技是因沃森生物团队才介入到疫苗产业,当时他们请我们帮忙管理大连汉信。云大科技在沃森生物的发展当中等于是扮演了一个投资人的角色,而不是倒过来,沃森团队先到云大科技。
  但几乎是同一核心管理团队之下,沃森生物业绩步步上升并直至上市,同为疫苗企业的大连汉信净利润却从2002年的4024万元下滑到2005年、2006年分别亏损5977万元、3196万元。
  云大科技在连续亏损后于2007年正式退市。
  除了云大科技之外,历次伴随沃森生物发展的昆明生物所也成为其重要的借力点。
  2004年4月,昆明生物所以技术出资700万元与云大科技等公司、自然人成立的昆明上成,注册资本2000万元,共同探索疫苗产业化新途径的业务平台,疫苗技术及生产管理主要来自昆明生物所,资金由云大科技提供。
  2008年2月昆明生物所全面收回昆明上成股权。据悉,当时刚刚上任的李琦涵等昆明生物所新任领导层,也是现实面对历史形成的问题,力主疫苗技术不能丢。
  但昆明生物所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经杨净思、昆明生物所党委办公室等人士证实,一是签署协议以成本价提供给沃森生物600万支甲肝疫苗予以销售;二是2007年都已投入试生产的128亩玉溪疫苗生产基地转让给沃森生物。
  对于上述疫苗合同未披露的原因,徐可仁表示,600万支的框架性销售合同并不属于重大合同,尤其是已经履行完毕的合同,而且沃森上成已经从2009年6月剥离。
  沃森生物招股说明书显示,其曾经的子公司沃森上成2007年从昆明生物所甲肝疫苗采购单价为22.68元,后两年分别降至11.52元、8.56元。同时,在剩余85万支甲肝疫苗下,剔除所有采购成本,最近三年沃森上成从昆明生物所采购的甲肝疫苗部分净利润已累计逾1亿元。
*ST金杯:面临退市 华晨密谋“大动作”
  连续7个交易日触及涨停之后,紧接着又连续4个交易日触及跌停,*ST金杯让人有点看不明白。
  退市、摘帽、“最牛散户”,*ST金杯一度成为话题。一个大背景是,祁玉民一再声称,将在资本市场有大动作。资本市场静待华晨的“大动作”,相形之下华晨专用车布局、金杯大海狮上市以及中华轿车新政等实业发展稍显失色。
  民族证券汽车分析师曹鹤认为,华晨势必要实现华晨中国回归A股。而经过一系列的债务重组、股权置换等动作后,*ST金杯已是一个优质的壳资源。在他看来,处于重组关头的华晨,必须抓紧时机否则可能就“没机会了”。
技术扭亏
  10月27日,金杯客车第一百万辆车下线。金杯大海狮同时上市,这是华晨H2平台的首款产品。资料显示,今年1-9月,金杯海狮实现整车销售61839辆,阁瑞斯MPV实现整车销售14071辆。
  与销量相比,*ST金杯的第三季度报告不容乐观。公司7-9月实现净利润仅207余万元,同比下降近九成。而1-9月,公司实现净利润约1.75亿元,同比猛增194.55%。
  但这一切并非完全得益于实业增长,而是拜实际控制人华晨集团的一系列技术扭亏措施所赐。
  今年3月,*ST金杯与农行辽宁省分行确定债务重组方案。截至今年3月15日,公司欠贷款本金6487万元,在偿还1102.79万元后,免除剩余贷款本金5384.21万元以及利息约1.09亿元。此举意味着,*ST金杯获得重组收益1.63亿元。
  此前,*ST金杯持有的亏损资产民生投资信用担保公司部分股权以及中华轿车业务,相继被转让给华晨集团。一系列资产处置带来的亏损减记和投资收益,同样令*ST金杯实现技术扭亏。
  华晨不得不这么做。因为有中华轿车这一个烂摊子,*ST金杯在2008年戴上ST的帽子,迄今已近3年。今年5月,上交所向*ST金杯下达退市风险警示。如不能在今年底实现扭亏,*ST金杯将退市。
  对此,华晨集团掌门人祁玉民一再声称,*ST金杯肯定将摘帽,而且,华晨还要在资本市场有大动作。
  市场闻风而动。随着三季报公布的流通股股东表显示,“最牛散户”刘芳、叶晶夫妇已经潜入。此后,自11月2日*ST金杯连续7个交易日触及涨停,股价由4.58元一路攀升至6.16元高点,涨幅超过34%。
  但随后,自11月12日至16日,*ST金杯又连续3个交易日触及跌停。“最牛散户”效应并未带来持久繁荣,从而显示*ST金杯缺乏实业支撑的技术扭亏后继乏力。
  三季报的一系列数据显示,*ST金杯的形势仍不容乐观。除期内净利润大幅下降之外,公司存货达到约6.64亿元,比年初增长28.25%。因期内承兑汇票贴现金额增加以及利率上调,公司财务费用比年初增长45%。与此同时,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前期正值基础上一变而为约-2417万元。
钱的问题
  一直以来,华晨因缺钱而将被一汽或广汽重组的传闻不断。对此,祁玉民一再表示,钱的问题不是问题。
  事实也是如此。作为华晨的实际拥有人,辽宁省不会坐视华晨没落。祁玉民曾透露,辽宁省一度给予华晨直接资金支持超过10亿元。与此同时,*ST金杯的债务重组等也离不开政府的从中斡旋。
  但是华晨注定不可能依靠输血活下去,华晨必须要学会自己去找钱。在*ST金杯和旗下另一上市公司申华控股,华晨几度拆借贷款,以新还旧。11月15日,申华控股发布公告称,获准发行短期融资券,额度为5亿元。
  与向银行借贷相比,资本市场是祁玉民更为青睐的融资领域。“资本市场筹集资金是成本最低的,我还是要把它放在第一位。”祁玉民曾经说。
  事实上,去年华晨曾经在华晨中国身上展示了相当漂亮的一手。去年底,华晨集团向二级市场配售5亿股华晨中国旧股,一举套现11.25亿港币。
  这期间,华晨集团主导将中华轿车业务从华晨中国和*ST金杯剥离,并且使华晨中国通过兴远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增持华晨宝马股权至50%。受此两项举措影响,华晨中国业绩获得大幅提升。其股价也一度由最低0.221港币上升至最高8.45港币,2年间连翻数十倍。
  眼下看来,祁玉民为华晨找来的“好项目”是专用车。今年7月以来,华晨在上海先后成立了两个专用车公司。9月,华晨北方专用车工厂也正式奠基。
  祁玉民认为,专用车市场今年的市场需求在105-110万辆之间,非常庞大。因此,整个“十二五”、“十三五”期间,华晨将大批量生产专用车。
  事实上,华晨在进行“大动作”之前,其心思已经通过一系列“小动作”初露端倪。
  自仰融出走之后,在辽宁省主导下,华晨系上市公司股权关系一直在重整。作为主力业务的载体,*ST金杯的股权关系重整相当具有代表性。
  2003年底,华晨围绕*ST金杯进行了一系列股权转让。最终,沈阳金杯汽车工业控股有限公司和沈阳新金杯投资有限公司分别间接和直接持有*ST金杯股权。
  2007年底,经过一系列减持,金杯汽控通过沈阳市汽车工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持有*ST金杯24.38%股权,新金杯投资直接持有*ST金杯8.97%股权。
  金杯汽控分别持有汽车资产公司和新金杯投资各90%股权。沈阳新金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持有上述该两公司10%股权。与此同时,新金杯发展又持有金杯汽控99%股权。也就是说,新金杯发展才是*ST金杯的间接控股股东。
  将*ST金杯与华晨中国联系起来的是,兴远东持有新金杯发展99%股权,而兴远东是华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也就是说,华晨中国通过一系列控股公司,间接持有*ST金杯总计33.35%股权。
  曹鹤认为,*ST金杯的股权关系在仰融时代曾一度造成一个 "迷宫",目前这个“迷宫”已经渐渐理清楚了。而华晨这么做的目的,就在于打通*ST金杯与华晨中国之间的通道,为华晨中国的回归做准备。
  与此同时,将中华轿车业务从*ST金杯剥离,申华控股减持*ST金杯股权,以及一系列债务重组等,在曹鹤看来都使得*ST金杯成为一个优质壳资源。
  今年1月,华晨中国斥资3000万元,通过兴远东再度分别增持新金杯发展和金杯汽控各1%股权。此后,金杯汽控成为新金杯发展的全资子公司,而新金杯发展又成为兴远东的全资子公司,兴远东又是华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
  由于金杯汽控持有华晨宝马50%权益,因此外界关注到华晨中国通过此举间接持有了华晨宝马50%的实际权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华晨中国也一箭双雕地进一步加强了对*ST金杯的控制。华晨系分别在港股和A股的两大主力上市公司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曹鹤认为,华晨正处于重组的重要关头,而这不是华晨或辽宁省自己就能够决定的,整个产业重组是国家的一项决策。在这个关口,华晨要独立生存和发展,必须首先让华晨中国回归A股。
  “再不回归就没机会了,时机很紧迫。”曹鹤说。
华谊兄弟为何“被双抛”?
  2010年11月1日,创业板首批限售股迎来了解禁日,值得瞩目的是解禁第一日的数据便显示:华谊兄弟被抛250万股,被限售股股东减持了。减持分别为200万股和50万股两笔,套现7585万元,华谊兄弟当日收盘价至31.9元。
  是谁“背弃”了华谊兄弟,更为重要的是华谊兄弟缘何遭受如此待遇?
  从持股数量的多少来分析,共有27人上榜。先不说倒底是哪位掌门人还是商界大腕或明星,我们先来分析他们到底为何急于抛出自己持有的股份。
  进入2010年,华谊兄弟加大了收购或自建影院的步伐,但从目前取得的效果来看,并未能让人满意。或许,正是转战影院的不利,引起了股东的不满,从而被双抛。
华谊资本与影院投资的不平衡
  2010年7月华谊兄弟影城于大望京华彩商业中心开业,影院硬件条件虽然不错,环境优质,但其选址明显不够明智,相对闹市显得冷清很多。虽然进行了一次团购的活动,29元通兑的双人套票卖出了10万张,但仍然无法改变观影者稀少的状况。
  这样的影院相对应的投入估算也应在2000万以上,而目前华谊兄弟自转战影院开始,至今有意向的影城建立已超过15家,这意味着投入至少要3亿元。然而,目前华谊兄弟2009年全年盘点净利润也仅仅只有8455万元,如今全国各地十几家在待建或已建,进军影院的投入与华谊的回报显然远远失去平衡。
进军影院反遭明星股东与机构的唾弃
  华谊兄弟收支的不平衡,引发了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比如黄晓明与李冰冰的不确定合约,表示对此需要继续再协商,而周迅更直接明确与华谊兄弟不签约,因此华谊兄弟原本为留住艺人而出的股份,仍然无法吸引住这些大腕明星。
  除此之外,作为华谊兄弟的中坚力量,谁也不能确定冯小刚导演可以永久不变,这也是明星们所担心的一面。毕竟目前华谊兄弟的大票房都因冯导的影片而生,比如《非诚勿扰》、《唐山大地震》等,如此依赖不得不让人为华谊的未来担心。
  明星与导演则是华谊动作模式的优势与主体,因此明星班底的失信同样会带来不小的打击。除了这些明星股东的抛售卖之外,各大机构持股也开始大幅下挫,遭遇了双重猛击。
  可见,如今的华谊兄弟正处在风口浪尖上。如何走出一条自己的路、逐渐回到稳中求赚的局面至关重要。目前,华谊兄弟为了改变单一的商业大片模式正在发力影院建设,虽然从业绩和现实来看,效果不甚明显。但从长远来看,影院建设可为未来的上游良好互动打下基础。
服装板块:“涨”声响起来 四季度业绩或有惊喜
  对于这一轮起源于棉花价格飙升的服装涨价潮,不少消费者深有体会。在通货膨胀的压力之下,服装作为吃穿住行用中"穿"的典型代表,也让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感到了“钱不值钱”。
  “棉花涨价的产业链传导基本上是按照从棉花到棉纱,再到织布、印染,最后才到终端服装成品生产商这一路径。由于隔了这么多的环节,所以服装成品的涨价相对于棉花的涨价,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黎雪荣说。
  据了解,在这一转化过程中,棉纱等产业链上游环节体现出了较强的成本转嫁能力,而中游织布和印染等环节则是产业链中最薄弱的环节,涨价能力弱,中游小企业的利润被严重压缩。
  事实上,由于棉花市场情况很好,作为棉花直接下游的棉纱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上涨,甚至涨得比棉花还要多。随后,棉纱的下游织布环节也开始涨价,但由于行业的原因,这一部分涨价幅度远远没有纱布那么多。
  “至于处于产业链下游的成品生产商,就要看具体的情况,一些小型的外贸加工服装厂由于只是简单加工,竞争力低,所以不敢贸然提价。而像已经上市的品牌服装生产商,则会有较大的提价空间。”
  事实上,今年上半年尽管棉花价格已经飙涨,但是品牌服装生产商还是不敢贸然提价。但是三季度以来,这些生产商终于沉不住气了,纷纷提高了产品的价格。
  “由于消费者对价格变化较为敏感,因此服装产品往往通过推出新品来提价,品牌类公司能依靠设计、款式来吸引消费者,依靠新品提价来转移高棉价成本。”某业内人士表示。
  而这一轮的提价,可以在相关上市公司的三季报中体现出来,如美邦服饰(002269.SZ)、浪莎股份(600137.SH)等公司三季度的毛利率都不约而同出现了上升。
  黎雪荣表示:“应该说在三季度提价的服装生产商的提价幅度还是比较小的,但随着冬季的到来,提价幅度可能进一步上升,这笔利润很可能在第四季度业绩中体现出来。”
  国泰君安分析师张威则预计,棉价上涨对行业的不利影响将在2011年上半年体现出来,具体表现为企业利润率下降,大量中小企业停产倒闭,但是从长期看,生存下来的优势企业市场份额将扩大,并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选股:注重品牌和渠道优势
  自2007年以来,服装作为大消费板块的组成部分,无论身处牛市还是熊市,都跑赢了沪深300指数。
  申银万国认为,这一方面是服装行业相关上市公司每股收益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2007年之后,数十家具有高成长性的优秀品牌类消费公司陆续上市,使得整个行业上市公司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也推动了行业估值上行。
  数据显示,今年三季度以来,行业内的终端品牌类生产公司表现甚佳,收入同比增长38%,净利润同比增长23%。
  另外,从近三年的情况来看,品牌服装上市公司无论毛利率还是ROE都要好于行业平均水平,体现了较强的盈利能力。
  “具有品牌和渠道优势的企业具有长期的投资价值。”国都证券研究员李韵认为,目前正处于第四季度,而由于冬季服装的销售额较大,因此内销品牌类公司业绩容易超预期,另外消费品在年底存在估值年度转换行情。
  而对于服装板块的上市公司而言,投资者不妨从行业发展周期的角度来选择喜欢的公司。从这个角度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初创期阶段、成长期阶段和成熟期阶段。
  一般来说,处于初创期的公司收入快速增长,但往往伴随着费用高企、净利润增速小于收入增速的情况。处于成长期的公司市场空间很大,且其收入与净利润均保持快速的增长。而处于成熟期的公司收入增速放缓,但是能通过规模效应、供应链管理等来提升效率,使得净利润增速大于收入增速。
  “总的来说,初创阶段公司面临风险较大,但是如果发展得好也能带来超预期的惊喜,而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发展前景值得关注,两者比较适合积极的投资者;至于成熟阶段的公司,业绩稳定,但是惊喜较小,适合稳健型的投资者。”某券商分析师表示。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处于初创阶段的品牌服装类生产商主要有生产户外用品的探路者(300005.SZ),处于成长阶段的主要有生产休闲服的美邦服饰和七匹狼(002029.SZ),而成熟阶段则有报喜鸟(002154,SZ)、希努尔(002485.SZ)、凯撒股份(002425.SZ)、雅戈尔(600177.SH)等公司。
东光微电遭175倍市盈率追捧暗藏玄机
  2010年11月18日,中小板企业东光微电(002504.SZ)的首日开盘价令所有人感到意外。32.01元的开盘价与16元的招股价相比,上涨101%。这一涨幅不仅超过同日上市的另两只股——超日太阳和大康牧业36.89%、25.00%的表现,也远远超出券商研究员们最乐观的预期。
  东光微电上市前至少有包括浙商证券、华泰证券、齐鲁证券、长江证券等在内的5家以上券商给出上市首日定价预测,给出定价区间最低的是长江证券为10.4元至12.8元,最高的是华泰证券为21.2元至26.5元。
  网下配售结果显示,券商成为东光微电网下申购中最积极的机构。国都证券、宏源证券、爱建证券等十几家自营账户纷纷投下重金,以每家券商申购540万股、申购价16元/股计算,上述券商在此次申购中投入的资金达到8640万元。
  在券商动用自营资金参与的同时,它们所管理的集合理财产品也出现扎堆申购的现象,其中以国泰君安最为激进,其旗下管理的君安得利一号货币增强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君安君得惠债券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总计动用1.728亿元参与申购。
  紧随其后的是光大证券,其旗下管理的光大阳光基中宝(阳光2号二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光大阳光集结号收益性一期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分别投入8640万元和3200万元参与申购。此外,华泰证券管理的华泰紫金优债精选集合、招商智远稳健2号、兴业卓越1号等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产品,投入申购的资金也在8000万元以上。
  此外,中国石油、东风汽车、西门子(中国)、南方电网、中国工商银行、宝钢集团等企业集团的年金计划也是东光微电网下配售的拥趸,上述年金计划投入的资金从2720万元至8640万元不等。
  事实上,东光微电上市首日的暴涨,机构大举介入东光微电只是它们看好半导体器件产业的一种延续。在发轫于7月份反弹行情中,以华微电子、中环股份为代表的半导体元器件概念便早已捷足先登,股价涨幅均超过100%,走势远远强于同期大盘。
  这些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半导体分立器件中的领先企业。其中,华微电子拥有3英寸、4英寸、5英寸与6英寸等多条功率半导体生产线,芯片加工能力为年产220余万片,封装能力为22亿只/年,在VDMOS和IBGT领域均有涉足;中环股份则侧重硅材料到功率元器件的全产业链打造;而东光微电则是国内半导体行业细分市场中占据龙头地位的企业。特别是在防护器件、VDMOS等领域,过去3年里在国内通讯领域程控交换机一级防护市场占有率持续排名第一。
  业界认为,正是在VDMOS领域,随着国内企业打破国外制造商的技术垄断,有望成为继多晶硅之后的另一新兴领域。据国泰君安计算机和电子行业分析师魏兴耘介绍,目前国内的VDMOS市场份额几乎完全被仙童、意法半导体公司、AUK等国外半导体器件制造商生产的产品所占据。随着华微电子、中环股份、东光微电先后引进和掌握生产技术,这种垄断正在逐渐被打破。(张景宇)
【机构荐股】
南玻A000012):短期内还有上涨空间
  上游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已经转移到了玻璃销售价,进入11月以来,各地玻璃价格普涨,市场看好公司在精细玻璃领域的拓展,公司增量精细玻璃、工程玻璃、太阳能等产业链将是未来公司发展重点。公司股价短期内还有上涨空间,建议对该股逢低关注。(宏源)
  万向钱潮(000559):资产整合是确定事件
  公司一系列新型汽车零部件产品步入加速贡献期,也将显著增厚公司的盈利水平。公司对新型汽车零部件产品具有较大的研发投入和产品储备,随着市场的开拓和产能释放,等速驱动轴、防抱死制动系统等一系列新型产品将成为公司具备广阔市场空间和高成长性的重点业务。此外,公司近年来制定了发展新能源的战略部署,目前已进入了电机、电控领域,并计划未来产品结构调整以新能源业务为核心。长期来看集团电动汽车等相关资产整合将是确定事件,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南京)
  海通证券(600837):短线存在超跌反弹要求
  公司投行业务实力强劲,股指期货业务发展也很迅速。估值具有较大优势。二级市场上前期该股走势强劲,近来随着大盘股指的调整,该股也出现了大幅走低,但短线存在超跌反弹要求,逢低可关注。(齐鲁)
  天地科技(600582):有煤炭科工集团整体上市预期
  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21.7%24.8%。其中,煤机业务增长20.8% 2009年煤炭固定资产投资中相当大的比例用于购买采矿权,将在未来两三年内形成产能,因此我们看好未来两年的煤机需求。同时,公司通过与平顶山煤机合作的方式进入液压支架领域。预计2012年国内液压支架市场容量200亿元,而公司已具备做好液压支架的良好基础。公司在煤炭开采全产业链皆具有优势,且有煤炭科工集团整体上市的预期,建议投资者逢低关注。(南京)

我司非证券投资咨询机构,所有信息产品都是站在第三者立场的行业
性中立采编,所有分析判断仅代表一家之言,不作为投资依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 关于百叶龙 | 产品服务 |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手机客户端下载
网站运营:浙江简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告热线:18599999946    站务处理QQ:491513048   TEL:0572-6666141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5029588号 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E0052470号 Copyright©2009-2023 WWW.CX-BB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东方绿洲律师事务所  沈学峰  律师  公安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5220200080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