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364|回复: 0

华尔街日报:被误读中国的经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9-1 15:56: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湖州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2 5日文章】题:误读中国的经济(作者卡内基基金会高级研究员、世界银行前中国业务局局长黄育川)

那些唱衰中国经济前景的人最近都把中国的消费占国内生产总值(G D P)3 5%的低比例和投资占GDP45%的高比例作为依据。这两个数据引起人们对中国经济将内爆的担心。然而,极少有人注意到,这些数据,尤其是消费占GDP的比例,与市场认知不一致。

官方的数据有缺陷

普遍的看法是中国消费几年来大幅增长。无数的报道说中国的奢侈品、快餐业以及家居产品消费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中国的零售业每年的增长幅度为15%至20%,而国民账户数据显示个人消费增幅仅为8%至9%,人们如何能把这两个数据协调起来呢?零售额与国民账户中的个人消费不是一回事,但两者之间有着越来越紧密的联系。

这引起人们的猜疑,觉得有些东西可能搞错了,极有可能是严重低估了国内消费。中国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的负责人2009年曾承认,官方的居民消费数据有缺陷。那些统计数据都是依据过时的、沿用了30年的抽样调查方法得来的,并不完全计入在中国非常盛行的现金交易,不完全包括家庭用于教育和医疗服务方面的非现金经费,也没有对数据进行调整以反映自有住房的现行市场价值。

由于销售税很高,越来越多的家庭消费难以被跟踪,这部分归因于中国管理增值税的方法。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收缴增值税的方法使得它难以追查偷税漏税现象。

另外,中国的会计核算制度难以囊括小额的私人交易,因此无法完全记录服务业的快速增长。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核算制度由以社会主义为基础的“物质生产”方法向市场经济体普遍使用的联合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转变,这成了一个主要问题。譬如,2004年服务业占G DP的比例不得不上调了30%。毫无疑问,官方的数据低估了实际情况。

另一方面,人们对G D P中投资所占比例的估计太高了,正如高盛公司在报告中所说,部分原因是固定投资占G DP比例并没有根据不断上升的地价作充分的调整,这使得投资占G DP比例膨胀。因此,消费和投资占GDP比例的这两个指标是不准确的。

中国的G D P———同消费一样———可能比报道的要高很多。摩根士丹利公司的一份研究报告估计,2008年,中国的实际GDP大约比官方公布的数据要高出约30%,人均消费估计要高出80%。其他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家庭收入被低估了约20%至30%,因此,GDP实际上也比公布的数据要高很多。大体上,GDP可能要比官方数据高出10%至15%,实际的消费占G DP比例可能为4 0%至4 5%,而投资占G D P的比例可能是3 5%至40%。

更加重视政府开支

在过去20年里,中国官方的消费占GDP比例从50%降至35%,下降了15个百分点。同期,类似的三个经济体———日本、台湾和韩国的这一比例下降了20至40个百分点,其间,它们实现了快速工业化。

使中国如今非凡发展的不是其消费占GDP比例下降的幅度,而是绝对值。中国的这个比例目前比其他国家要低15至20个百分点。

数据有缺陷只是造成这种差距的部分原因,但无可否认,主要还是因为中国的政策。大的房地产企业和工业企业都归国家所有,因此这些资产产生的收益主要使地方当局和国企受益,并不惠及普通家庭。正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指出,在中国,投资收益及政府转移性支出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到1 0%,在其他国家,这个比例为20%至30%。

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作出有关中国经济即将崩盘的预测,证据不可靠。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很脆弱,其中有很多原因,但这并不是其中之一。

二是,应该更加重视政府开支的作用。经济学家通常依据消费和投资来得出结论,但他们应当看看这个国家的转移支付制度如何,以及怎样提供最终成为居民消费的服务。

从理论上来看,在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补充居民消费的那部分公共社会开支的比例应该更大。不过,现实情况是,中国的公共社会开支和政府转移性支出占G DP的比例远远低于人们期望的正常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经济中的社会主义部分的收益没有惠及中国普通家庭。除非中国增加福利开支,政府放弃这些国有资产,不然的话,消费占GDP的比例不大可能提高到与其他国家一样的水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 关于百叶龙 | 产品服务 |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手机客户端下载
网站运营:浙江简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告热线:18599999946    站务处理QQ:491513048   TEL:0572-6666141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5029588号 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E0052470号 Copyright©2009-2023 WWW.CX-BB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东方绿洲律师事务所  沈学峰  律师  公安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52202000809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