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7月,课题组全体成员分为三组,分别赴江苏吴江市、江苏宜兴市与浙江长兴县进行的实地调研,主要走访了当地与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并与一些重点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深度访谈。在实地调研获取原始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应用了投入产出法模型、绿色GDP范式、计量经济学方法、环境评价理论、全球价值链框架等专业理论及方法系统剖析环太湖“百强县”经济奇迹与环保危机的现状表现、过往成因、未来趋势及因应策略等问题。我们初步得到了以下的简要结论:
(1)环太湖“百强县”产业体系相对完善、主导产业较富竞争力,创造了我国县域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奇迹。
环太湖“百强县”所创造的县域经济体经济发展奇迹既体现在经济总量层面上,也体现在具体产业层面。从经济总量层面来看:与全国总体水平对比,宜兴市、吴江市、长兴县GDP成长速度分别是全国的1.97倍、2.69倍、1.51倍,远远高于全国经济发展的速度。与全国县域经济体平均值对比,宜兴市、吴江市、长兴县人均GDP(元/人)分别是全国县域经济体平均值的3.6倍、5.9倍、2.4倍,远高于全国县域经济体平均。与长三角16城市对比,环太湖“百强县”三个县无论是GDP总值,还是人均生产总值(人均GDP)相对于长三角16城市都有不弱的位势优势。从产业层面来看:环太湖的宜兴市、吴江市、长兴县三个“百强县”的产业体系均已经并正在经历产值及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农业型县域经济已基本转变成为工业型县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与合理化程度相对都较高。环太湖“百强县”经过多年发展,都形成了若干主导产业,并均拥有在全国具备较强行业影响力、较高产业位势、产业链相对完善并良性互动的品牌产业(宜兴市的电线电缆产业、吴江市的电子信息产业、长兴县的蓄电池产业)。
(2)环太湖“百强县”的经济快速发展曾经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近几年的大力综合治理,环境污染程度有所减缓,但尚未根本性好转,仍需继续推进相关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环太湖“百强县”的经济快速发展都曾是以严重的环境污染为代价的,尤其是以对太湖水体污染。其中的典型就是三县所共有的主导产业――纺织服装业,是水资源消耗最大,废水排放也最多的产业。环太湖“百强县”产业发展所导致的严重环境污染甚至成为了国家统计局取消公布全国“百强县”排名的重要诱因。突出事件就是引发了2007年震惊全国的太湖“蓝藻事件”。近几年来,环太湖“百强县”纷纷加大了环境保护的力度,推出了系列环境保护专题行动。环太湖“百强县”的环境保护行动的背后有着深刻的经济因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推进环境保护的过程中,注重采用市场化手段,实施经济性刺激,调动参与主体(尤其是企业)的积极性;在制定与实施产业调规制与整的政策方案时,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的目标变量加以考虑。这些蕴含经济因素作用的环境保护行动使得环太湖地区的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得以扭转。但由于经济增长对环境破坏的惯性作用,环太湖地区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仍然需求继续推进有助于在稳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优化环境保护的方针与行动。
(3)环太湖“百强县”的经验表明:经济强县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是可以实现协同的。
倒U形环境库兹尼茨曲线表明: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破坏程度将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但前提随经济的增长,节能减排等生态保护工程能够落到实处,环境治理的增长速度超过环境破坏的增长速度。对宜兴市、吴江市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结果表明:宜兴市、吴江市都已进入随人均GDP增长,而环境污染呈下降趋势的阶段(即开始进入环境库兹尼茨曲线[EKC]的右半部分)。也即在宜兴与吴江两个“百强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趋势已初现端倪。长兴县还处于环境破坏随经济增长而增长的阶段(即位于环境库兹尼茨曲线的左半部分),但近年来随着长兴县标准不断提升、监管日益强化的环保行动的开展,其总体环境也开始有所好转,长兴县正处在艰苦摸索与实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协同路径的阶段。环太湖“百强县”的发展经验表明:经济发展并不必然以环境破坏的增大为代价,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和谐之道是可以存在的。
(4)促进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不仅需要各个地区加大政策引导,还需要环太湖各地区之间的紧密协作,共同努力,联合行动。
促进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同,既需要各县域经济体在县域内积极控制环染源,也需要各县域经济体之间跨区域协作。环太湖地区的污染治理离不开各环太湖各县域经济体自身的努力。环太湖的宜兴市的“控源工程”、吴江市盛泽镇污水处理的变革、长兴县的“清水入湖行动”均是环太湖“百强县”在县域范围内从源头探索进行污染控制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环太湖各地区之间的协作、联合行动,对于水域面积大的太湖而言也极为必要。“排污权交易的尝试”、“区域补偿机制的建立”是环太湖各经济体之间联合行动,以促进环太湖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有效协同的重要手段。不论是县域内,还是跨区域协作的环境保护行动,其最终目的是在稳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强化环境治理,使两者之间形成合理均衡,和谐共存。
(5)环太湖“百强县”欲维持甚或强化当前竞争位势的相对领先地位,须在新的比较优势基础上更新产业体系,基于全球价值链的升级主导产业,以可持续的产业绿色化发展理念探索产业发展新模式。
环太湖“百强县”各主导产业一般都具备一定竞争优势(品牌产业更是具有显著竞争优势)。未来这一优势能否得以维持甚至放大,就需要三县在新的以智力资源为核心的比较优势基础上更新、升级产业体系。需要三县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通过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价值链升级等向价值链的高端拓展延伸,将主导产业(集群)嵌入到全球价值链中,提升对价值链的掌控力,提高主导产业的竞争位势。需要三县坚持以可持续的绿色产业理念重构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推动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互动、融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