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1年5月的最后一周,地产信托业务规模、增量靠前的20家信托公司被银监会照会,被要求压缩地产信托规模,放慢增速,其中业务规模前10的信托公司未来的地产信托规模不能超过4月底的数字。
这20家信托公司中,中信信托、中诚信托、中海信托皆榜上有名,这一切仿佛是去年6月信托业遭监管一幕的翻版。没错,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连同主人公、情节都没有变换,只不过当初是因为银信合作,而这次是因为房地产信托。
2010年6月1日,银信合作业务规模、增量靠前的12家信托公司被银监会照会,被要求压缩银信合作规模,放慢增速,全部12家公司在6月30日之前银信合作规模不能超过4月底的数字。
同样,监管层和机构间的猫捉老鼠游戏也未能改变。
2010年,为了尽量保证7.5万亿元的新增信贷不超标,法令法规多似雪片,“111号文”和“113号文”规范信贷资产转让,却让银行随后的银信理财产品四两拨千斤;即使到6月份,监管部门打电话要求银行控制规模,也被各家银行的放贷冲动一笑而过。
而今,为了完善一揽子政策对调控的同一性,也为了风险防范,整个2011年监管层对于地产信托的风险警示、业务体检摸底话不离口,屡屡强调的房地产项目“四证”齐全,总被或权益、或证券化的产品设计化于无形。
但不同的是有些事情今天还没有发生。
2010年6月,参与照会的12家信托公司答应控制银信规模,但按下葫芦起来瓢,商业银行转而寻求60余家信托公司中的其他公司合作,之后的银信合作迅猛依然。
而今,在银监会的重点盯防战略下,20家信托公司之外,留给到处觅食的开发商的仍是信托公司群体中的多数。有多少人可以保证信托公司会放弃开发商提供的优厚回报?又有多少人可以保证屡禁不止不会带来一刀切的业务急刹车?
如此,不同的货币市场环境,一松一紧;不同的业务品种,一贫一富。但为什么监管过程中却总是屡屡相同的屡禁不止、猫捉老鼠?真的都是坏孩子的贪婪?真的都是存在害群之马?
关键仍是堵不如疏。一方面,从信托公司对低利润通道业务的恶性竞争到对高利润地产信托的恋恋不舍,显而易见的,仍是目前信托公司在产品渠道、管理创新等方面的竞争力缺失。
与此同时,行政监管的疏堵虽不可少,但合理的市场化的疏堵也必不可少。对信托公司引进净资本管理办法就是很好的开端与尝试,与其劳心费神地行政督察,不如让市场主体在有效的考核体系、监管指标中自觉生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