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农村报讯(记者 冼伟锋) 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青年教师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师的主体。小学、初中、高中教师中,35岁以下者分别占42.69%、51.29%和54.96%。而自称为“青椒”(“青教”的谐音)的“80后”教师,在许多学校已经成为教学骨干。这一群体独特的生存状态同样值得关注。 近日,南方农村报记者走访多地发现,一方面,不少“80后”乡村教师与许多城市白领一样,面临着结婚、买房等诸多压力;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年轻教师工作在农村,安家在城里,每逢节假日,便要来回奔波。
今年春节,不少剩男剩女又被父母“逼婚”,在茂名一家通信公司工作的刘欢也不例外。大学毕业刚刚半年,他已被安排相亲不下10次。
25岁的刘欢家庭条件优越,有一座五层半的洋楼,给他介绍对象的三姑六婆几乎踏破了门。
刘欢的相亲对象毫无例外都是教师。在刘母看来,教师是未来儿媳首要的职业条件。但每次相亲,刘欢都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大多是对方没看上他。
屡屡无果之后,刘母的态度开始有些松动,“做什么的都可以,先见了再说。”
而对于刘欢在中学当教师的姐姐,刘母却从不担心其嫁不出去,反而要她慢慢挑选,绝不能拣个“烂灯盏”回来,因为在当下的“婚姻市场”上,女教师俨然已经成为“绩优股”。
刘欢兄妹迥然不同的择偶经历,在当地颇为典型。
谨慎择偶
期望夫家给力
郑文静说,自己的几个80后女同事,都是因为找到“好婆家”而被火速调回了城里。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的情人节。在茂名某事业单位上班的高雄泽觉得,手中的玫瑰估计还是无主。他有点沮丧地告诉南方农村报记者:“这两年谈的几个女老师都吹了。”
三十出头的高雄泽是家中独子,父母同样希望他能找个教师做老婆,因为教师工作稳定,假期多,能照顾家庭。
高雄泽说,几个女友,交往最长的不超过两个月。分手后,其中一人告诉他,现在女教师选婿如买股票,财税、工商等单位的公务员才是她们心中的首选。“女教师犹如‘畅销品’,难求啊!”高雄泽感叹道。
对女教师在婚姻市场中的上述地位,郑文静同样深有感触。
2008年,她本科毕业回到茂名,被分配到离市区30多公里的一所乡镇中学任教。刚来学校还没安顿好,就有不少男同事向她表露爱慕之情,城里也有不少公务员对她穷追不舍。
2008年,广东省开始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只要签协议承诺在农村学校从教5年,就可领到2.4万元的上岗退费。
郑文静说,她的家在市区,自己压根就没打算在那所乡镇学校教满5年,因此也没有签上岗退费协议。然而,两年多过去,郑文静的回城之路并不顺利。
郑文静至今没能挑中“佳婿”。“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她说,自己的几个80后女同事,都是因为找到“好婆家”而被火速调回了城里。渐渐地,郑文静也将回城希望更多寄托在找到有实力的夫婿上。
任教乡村
周末回城度假
乡村教师中的“候鸟”一族出现于2005年后。当时,县域内房地产热兴起,教师和公务员成为购房主力。
在茂名、肇庆等地的乡村学校,每当周五下午放学,便有一支教师大军或开摩托,或拼车,赶往城里;周日下午,这些人又会在吃完晚饭之后,乘车回到学校,准备新一周的工作。
“以前是学生走读,没想到现在老师也要在学校和家里之间‘走教’了。”同样奔波于家校之间的郑文静对此深有感触。
当地教师称,乡村教师中的“候鸟”一族出现于2005年后。当时,县域内房地产热兴起,教师和公务员成为购房主力。
“那时房价相对便宜,首付几万元便可入住。”一位老师说,许多乡村教师也抓住机会在县城安家,周末则回城度假。
近年来,由于生源减少,城里学校编制逐渐饱和,大学毕业生多被安排到师资相对缺乏的农村学校。这些“青椒”往往耐不住乡村的寂寞,每到周末,进城度假便成了其中许多人的第一选择。
“周末的学校就像一个空城。”郑文静说,在她的同事中,不少人家在农村,但还是要花好几百块在县城里租一套房,“图的就是城里人多热闹。”
不过,少数不法之徒也逐渐盯上了定期往返于家校之间的教师们。特别是女教师,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2010年3月14日,信宜女教师陆某从怀乡镇任教学校开摩托车前往市区,在途中被分乘2辆摩托车的4名戴墨镜男青年从后方超车拦截。
在将陆某逼停在一小路岔口后,四人将其财物劫掠一空,并以刀威吓陆某说出银行卡密码。接着,除二人留下看守陆某外,另二人去附近的自动提款机提取现金。留守的二人收到同伴成功取款的信息后,劫走陆某的摩托车扬长而去。
工薪一族
收入难追楼价
虽然手无余钱,但杨剑锵还是下定决心今年买房,“再不买就更买不起了。”
对于在肇庆某县一乡镇中学教语文的杨剑锵来说,“周五进城、周日回校”正是他所憧憬的生活。
2006年大专毕业后,杨剑锵走上讲台,成为一名乡村教师。学校里,新的女教师一来,不是已经“名花有主”,就是被人“抢先下手”。苦苦寻觅近三年,杨剑锵还是一无所获。
2009年初,他与当地一家手工艺品厂的一位编织工结婚。2010年,孩子呱呱坠地。加上父母,杨剑锵一家五口挤在几十平米的旧房子里。“逢年过节,客人就坐不下了。”对杨剑锵来说,买房迫在眉睫。
2006年,当地房价每平方米不到1500元,杨剑锵的月工资比这个数字高一点。他打算把读大学的欠债还清并进修完学历后,也买一套,“估计不会有很大压力。”
让杨剑锵始料未及的是,随后几年,该县房价迅速上涨,目前每平方米已接近3000元。而结婚生子之后,杨剑锵每月的工资仅能维持家中收支平衡。“这月工资还没发,上月工资已经用得七七八八了。”杨剑锵说。
虽然手无余钱,但杨剑锵还是下定决心今年买房,“再不买就更买不起了。”
今年春节,杨剑锵硬着头皮到广西岳父家借了3万元,但这离10万多元的首付款还差得远。过年的同学聚会上,杨剑锵说得最多的就是借钱。
据南方农村报记者调查,在广东省内多个县市,大部分80后乡村教师月工资已经低于当地的每平方米房价。买不起房,是让不少教师最苦恼的事。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为化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