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要孩子一发烧,父母就慌了手脚,生怕“烧”出问题,其实,发烧本身并不可怕,而是要注意为什么会发烧,找出原因,对症下药,相信孩子很快就能活蹦乱跳了!
导致发烧的2大类疾病
1.呼吸道感染
婴幼儿常见的发烧性疾病很多,最常发生的是呼吸道感染,分为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哮喘、急性鼻炎等)及下呼吸道感染(如急性细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及肺炎等)。这些疾病的致病原大部分为病毒感染,例如鼻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少部分是细菌(如肺炎链球菌、B型流行性嗜血杆菌等)感染。
2.传染性疾病
宝宝患有各种传染性疾病时,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传染病有很多,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疾病流行,一般来说,冬春季常见的为呼吸道传染病,夏秋季常见的为虫媒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每种疾病都有其病程,大部分的病毒感染(例如感冒)从发病到结束约7~10天的时间(若有并发症发生则不在此时期之内)。生病过程中发烧会反复出现,体温起起伏伏,如果宝宝精神活力正常,两次发烧的间隔愈来愈久,最高温度一次比一次低,这表示病情可能正在改善。
婴幼儿常见6种发烧性疾病
1.急性中耳炎 病症表现 中耳炎是宝宝发生耳痛的一种常见病因,宝宝常会感觉到耳朵跳痛或刺痛,在吸吮、吞咽及咳嗽时耳痛就会加剧。较大的宝宝会说耳痛,但小宝宝由于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常表现为烦躁、哭闹、夜眠不安、摇头或用手揉耳等。由于吸吮和吞咽时耳痛会加剧,所以患中耳炎的宝宝往往不肯吃奶,还常伴有发热、畏寒、呕吐及腹泻等症状。
治疗要点
一般会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必要时会施行鼻腔或鼻咽腔分泌物抽吸术。治疗48~72小时后,若耳痛或发烧的状况并未改善,医生一般会考虑更换抗生素。
积极预防
宝宝患中耳炎往往和喂奶姿势不正确有关,有的妈妈或保姆在喂乳时图省事,就让宝宝平卧喂奶,或人工喂养时喂奶过多、过急,使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呛咳,均可以使乳汁或奶汁逆流入鼻咽部,从咽鼓管进入中耳而导致急性中耳炎。因此,预防中耳炎,妈妈需要注意自己的喂乳姿势,应该抱起婴幼儿来喂,人工喂奶时不要太多,太急。
居家护理
宝宝感冒后鼻腔分泌物较多时,不要捏住两侧鼻孔擤鼻涕,正确的方法是压住一侧鼻孔擤鼻涕,然后换另外一侧。宝宝鼻塞特别厉害时最好不要擤鼻涕,以防鼻涕和细菌经咽鼓管进入中耳,引发急性中耳炎。
2.乙脑
乙脑是夏季最凶险的一种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通过蚊虫叮咬吸血传播,流行于6~10月份,集中于7、8、9这3个月,2~6岁发病率最高。
病症表现
高烧,这是乙脑必有的表现,体温高达39~40℃以上,轻者持续3~5天,一般7~10天,重者可达数周。热度越高,热程越长则病情越重。另外,还有头痛、呕吐、嗜睡或昏迷、惊厥。
治疗要点
无特效疗法,主要针对高烧、抽风、呼吸衰竭等3大症状,采用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如退烧,使用镇静药控制抽风,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以及投用呼吸兴奋剂(如洛贝林、可拉明),帮助宝宝度过难关。
积极预防
1.接种乙脑疫苗。
2.灭蚊、防蚊,如使用电热蚊香、蚊帐等。
3.菌痢
菌痢全称细菌性痢疾,小儿夏季最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之一,罪魁祸首为痢疾杆菌,可通过污染食物与水,由口而侵入肠道。
病症表现
宝宝会有发烧、呕吐、腹痛、腹泻、拉脓血便等表现,若出现脸色发白、频繁抽风、昏迷、休克,则属于菌痢中的特殊类型——中毒型菌痢。多见于时体格健壮、营养情况较好的2~6岁的孩子,这是因为孩子的机体对细菌毒素产生了异常强烈的反应,引起急性微循环障碍所致。
治疗要点
1.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最好两种抗生素联用。
2.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 3.补足水分,防止脱水。
居家护理
主要是注意饮食卫生,宝宝的食物要新鲜,饭前便后洗手,食具按时煮沸消毒。
4.疱疹性咽喉炎
疱疹性咽喉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每年的夏季流行,主要是一种称为柯萨奇A群的病毒所导致,主要侵犯2~4岁的幼儿。整个病程持续约4~5天,无并发症,可以说是“有惊无险”。
病症表现
1.高烧,体温可达39℃左右。大多数患儿体温持续2~3天后方才下降,少数仅维持1天就降至正常,部分患儿在发烧的初期可发生抽搐。
2.呕吐。
3.咽部疼痛,患儿不愿进食,甚至连牛奶也不想喝。
4.咽喉深处上方两侧可见许多小水疱,水疱破裂后变成米粒大小的红色圆点。
治疗要点
没有特效药,主要是对症处置,如选择抗病毒药物,用物理或药物的方法退烧,防止高热惊厥等,一般1周左右痊愈。
5.咽结合膜热
咽结合膜热与疱疹性咽喉炎一样流行于夏季,致病凶犯是腺病毒3型或7型。与秋冬季上呼吸道感染不同的是,咽结合膜热以发烧、咽炎、结膜炎为特征,没有一般的鼻塞、流涕、喷嚏、咳嗽等感冒症状。
病症表现
高烧、咽痛,咽部充血,可见白色点块状分泌物,周边无红晕,易于剥离。眼部刺痛、发红,球结膜出血。部分患儿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颈及耳后淋巴结增大,病程为1~2周。
治疗要点
1.抗病毒治疗,使用三氮唑核苷(病毒唑),也可口服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成药如清热解毒口服液、板蓝根颗粒等。
2.继发细菌感染者需要选用抗菌药,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等。
居家护理
1.隔离患儿,避免交叉感染。
2.保证患儿休息,多喂水,供给丰富的维生素C,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不要吃过热的食物,以免加重口腔的疼痛。
3.体温超过38℃可口服退烧药,如扑热息痛、布洛芬糖浆等,亦可用冷敷或温水擦浴等物理降温方法。如果患儿体温持续在39℃以上,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6.婴幼儿急疹
病症表现
婴幼儿急疹又成婴儿玫瑰疹,是人疱疹病毒6型导致的急性、热性以及发疹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1岁以内的宝宝,如果没有任何征兆就突然发起高烧来,过几天退烧后身上出现玫瑰红色的疹子,家长不用过于担心,这是宝宝正在遭遇婴幼儿急疹。
婴幼儿急疹最典型的症状是起病急,高烧可达39~40℃,持续3~5天后自然骤降,精神也随之好转。最大的特点是热退疹出,最早出现于颈部和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和臀部较多,1~2天内就会消退,不留下色素斑。患过此病后,一般不再患第2次。
居家护理
1.生病时,要让宝宝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2.发烧时,要给宝宝多喝水,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如果宝宝体温较高,并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以免发生高热惊厥。
Tips 医生叮咛
如果孩子已经确诊为婴幼儿急疹,而且孩子的精神状况比较好,家长就可放心在家里护理孩子,不必一趟一趟地往医院跑。因为一旦患上婴幼儿急疹,必须要经过几天高烧、热退疹出的阶段,带着患病的孩子反复跑医院,不仅于事无补,反而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使病情复杂化。同时,也不要随便给孩子服药,以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加重病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