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合国粮农组织本周一(8月29日)发出了禽流感病毒防御报告,报告中指出在中国、越南两地出现了一种名为H5N1-2.3.2.1的致命变异禽流感病毒,它能够对现有疫苗免疫,并可能进一步蔓延肆虐亚洲地区。联合国粮农组织呼吁各国要做好防御工作。
据了解,该病毒或因候鸟迁徙造成病毒的远距离传播,目前,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已经发现该变异病毒在亚洲地区蔓延的迹象,该病毒对人类健康的威胁程度现在还是无法预知。
据统计,H5N1型病毒自2003年首次爆发至今,全球共计已有565人感染甲型H5N1病毒,其中331名患者死亡,感染死亡率达到了59%,给全球造成了重大的财产损失和健康威胁。东南亚国家柬埔寨今年以来已经发现了8例人感染禽流感病毒病例,8名患者均已死亡。
粮农组织特别提醒禽流感病毒可能发生变异。例如今年在越南发现了新的高致病性H5N1病毒株,而原先越南使用的疫苗对这种新病毒没有作用。该病毒还直接对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国造成威胁。
联合国粮农组织动物健康服务部高级官员卢布罗特(Juan Lubroth)表示,禽流感病毒对人类造成的威胁持续存在,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必须严阵以待做好准备。
FOA呼吁:
联合国粮农组织近日发出警告,一种致命H5N1禽流感变种病毒于中国及越南出现,可能进一步蔓延,并肆虐亚洲各地。FAO指部分从无禽流感病例的国家亦开始出现病例,呼吁各国加强监察及准备工作,以免病毒再次大规模爆发。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有迹象表明H5N1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变异菌株正在亚洲及其他地区传播,并给人类健康造成不可预知的威胁。
联合国粮农组织称,在中国和越南等国家和地区出现了一个变异病毒H5N1-2.3.2.1,能够避开现有疫苗的防御。
越南的兽医部门高度警惕,据说正在考虑今年秋季开展一项新的和具有针对性的疫苗接种运动。病毒在越南的传播直接威胁着柬埔寨、泰国和马来西亚,以及更远的朝鲜半岛和日本。野生鸟类的迁徙也会将病毒传播至其他大洲。
或与候鸟迁徙有关
2008年的禽流感疫情显示出H5N1病毒在家禽和野生鸟类中传播的地理范围再度扩大。
粮农组织首席兽医官胡安·卢布罗兹认为传播范围的扩展估计与候鸟的迁徙有关。他说,鸟类的迁徙有助于病毒远距离传播,导致在过去24个月里H5N1型病毒出现在一些国家的家禽或野生鸟类中,而这些国家几年来一直未出现过该病毒。
“野生鸟类可能将病毒引入,但其传播者则是参与家禽生产和销售活动的人,”卢布罗兹博士指出。
病毒仍在6国流行
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H5N1型病毒自2003年首次出现以来,已感染565人,其中331人死亡。最新死亡病例上周发生在柬埔寨。该国今年已记录在案的人类感染病例达8起,且均为致命性。
自2003年以来,因H5N1型病毒死亡或被扑杀的家禽超过400万只,在全球范围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200亿美元,63个曾在2006年疫病传播高峰期受到侵染的国家大部分已消灭了该病毒。
然而,病毒仍在六个国家流行,虽然在家禽和野生鸟类种群中暴发的次数稳步减少,从高峰期的4000次降至2008年中的302次。但随后疫情暴发数量逐步增加,在2010-2011年记录了近800起。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