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人说,人生最后10—20年的活法,是决定一生是否精彩的关键。在省老龄办采访,我感到震惊,浙江人口老龄化速度和程度远超乎想象,谁来养活我们?如何提高养老生活品质?这是横亘在浙江未来老人——60后、70后、80后面前的天问。
上周,民政部、国家发改委正式确定浙江等12个省(市、区)为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份。
省民政厅有关负责人说,“我们正与省发改委紧密配合,就试点方案、项目单位遴选等问题开展研究”。
不过,他透露,按国家部署,浙江试点的目标有三个:
建立与人口老龄化相适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基本满足老年人口服务需求、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构建起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骨干的养老服务网络。
探索国办国营、国办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出台老年人护理服务标准、不同类型养老服务的政府补贴与个人收费标准等制度,基本形成一套适合浙江省情的养老服务管理运营模式。
为何这么重视养老? 30年后浙江老年人口达到峰值
2009年浙江老年人口比例
老年人口 总人口 比上年同期增加 增加比重
60岁及以上 762.39万人 16.18% 33.01万人 4.53%
65岁及以上 518.44万人 11% 16.17万人 3.22%
80岁及以上 115.95万人 15.21% 5.89万人 5.35%
这组最新的数据,是按户籍人口统计的。省老龄办工作人员说,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有两个参照指标,一是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10%;二是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7%。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浙江是全国最先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省份之一。目前的人口老龄化程度仅次于上海。
种种迹象显示,进入本世纪以来,浙江的老年人口和高龄老人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近两年均以每年4.5%左右的增幅“跑步前进”。
预计2040年前后,浙江的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1460万,约占总人口的32%。届时,浙江各地呈现一片“银发”景象,社会抚养成本大幅上升。
各地人口老龄化差别蛮大 杭嘉湖较高 温州最低
浙江人口老龄化程度总体很高了,但各个地市差别还是蛮大的。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差异?
省老龄办专家分析,人口老龄化程度是由人口的出生、死亡等因素决定的,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有着密切联系。由于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况、文化教育水平以及妇女生育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全省各市之间人口老龄化速度也不一样。
杭嘉湖绍等地计划生育实行早,做得好,人口出生率低,少数地方甚至出现人口负增长,加上生活水平好,寿命长,老人相对多;舟山人口老龄化系数高,可能跟迁移有关系,很多年轻人出去就不回海岛了;至于温台地区人口老龄化系数低,或与当地观念有关,很多人宁愿罚款也要超生。
2009年浙江人口老龄化地图
浙江创新居家养老模式 拨一拨电话就灵
事实上,在获批全国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省份之前,浙江在养老服务方面已有一些创新,在全国也算做得好的。
比如社区服务养老,浙江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开办托老所,为本区域老年人提供日常托管、寄养、医疗等服务,目前,杭州已有社区开始尝试。
对于上班族无法顾及家庭,空巢、独居老人增多现象,浙江想到建设居家养老生活照料网络,老人只要一个电话,护理人员就提供送餐、搞卫生、洗衣、医疗康复、家电维修、法律咨询等服务。目前,全省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组织2173个,经培训持证上岗的专职护理人员2838人。
宁波市海曙区开通社区服务中心热线81890(拨一拨就灵),还开发“一找灵”GPS定位系统,为弱智者、痴呆老人等群体服务,这种做法还得到商务部肯定(本报曾作报道)。
在东阳,年满70周岁、在市区范围内无子女照顾或子女残疾无能力照顾的低保、特困老年人中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等,每人每月可享受15小时的无偿居家养老服务(政府埋单),服务内容有做饭、配膳、做家务、保洁、洗衣、巡诊、康复锻炼、心理辅导、陪护等。
浙江还引导乡镇(街道)敬老院向区域性社会养老服务中心转型,重点向最低生活保障老人、生活困难老人、高龄老人等提供养老和护理服务。这意味着乡镇(街道)敬老院也可向居家老人提供日间托养、短期寄养、配送餐等服务。为此,浙江定下目标,到2012年,全省80%以上乡镇(街道)都建立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