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兴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通行证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扫一扫,极速登录

搜索
查看: 2319|回复: 2

十六个视角看中国全面小康“路线”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28 18:34: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浙江
  十八届五中全会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到“十三五”末,中国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已经确定,规划未来五年的“路线图”将是本届全会的主题。
我们总结了《瞭望》归纳的十六个视角,以期全景展现未来五年中国布局。
一个重要目标: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  
距离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时间节点,只有5年时间。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就是冲刺收官阶段。 
在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韩保江看来,“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将是‘十三五’期间最直接、最艰巨、最根本的硬任务。”“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不可能再推给下一个五年规划。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和挑战,都得直接面对,直接解决。”
一个重要判断:重要战略机遇期仍然存在
谋大事必须顺应时势。7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
展望前程,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改革发展任务光荣而艰巨。未来的五年,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能否延续,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两个百年”目标能否顺利实现。
一个重要历史经验: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
“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7月20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这样强调。  “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条十分重要的历史经验,也是做好“十三五”规划各项工作的一个重要思想。
一个总体方针:“四个全面”和“六大建设”
2014年年底,**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期间,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发展布局方向,并在数十次公开讲话中,阐释或提到了“四个全面”。 
7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关于制定“十三五”规划建议问题时,**再次强调,“推动“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 
权威专家认为,“四个全面”的发展布局,最终要体现在“六大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上。第一个百年战略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的建设等多方面。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
一个全新思维: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的环境、条件、任务、要求等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绿色发展无疑会成为“十三五”规划的一个重要发展理念。在“十二五”的后半程,保持了多年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出现了显著变化,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而同时长期积累的资源环境问题集中爆发。“十三五”时期,单凭规模驱动以及传统的“依靠高污染、高消耗推动高增长”的经济哲学,无疑需要退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舞台。
一个发展立足点: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要坚持“六个必须”。这是**总书记在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的。而其中“第一个必须”就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个“出发点”、这个“落脚点”,一直是执政党的核心执政理念,也是**总书记再三强调的和最为关心的。十八大报告确立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核心内容之一就是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十三五”期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正如**总书记所言,“我们的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因此,“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疑会是“十三五”规划遵循的一个主旨。
一个推进增长的主脉:中高速增长,中高端水平,发展实体经济,培育优秀企业
“十三五”时期的发展任务中,经济增长会被放在突出位置。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常修泽认为,这是与“十二五”规划不同的一个核心要点,说明经济增长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的一个重要问题。 
5月下旬,在浙江考察听取“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总书记针对制定“十三五”规划研究上需要突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深入研究保持经济增长的举措和办法,着力解决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挖掘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拓展发展空间,推动经济总量上台阶。”
一个关键之举: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月下旬,就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在浙江考察期间,**总书记指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提高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并就此提出: 
“要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深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除自身国情之外,国际形势也对中国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了倒逼压力。国家发展改革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谈到,德国的工业4.0、美国的再工业化、日本的工业智能化等,都对中国的工业发展形成了挑战。“高端制造业方面国外有比较优势,中低端制造业方面又有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对中国形成替代。要改变两头受挤压的困境,有赖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个驱动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今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参加上海代表团审议时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5月份,在浙江考察时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他更明确地提出了“七大创新”。  
显然,未来一段时间,尤其是“十三五”期间,要实现国民经济的成功转型发展,确保我国在国际竞争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就必须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
一个薄弱环节:农业现代化滞后
“把13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在粮食产量连续增长超过十年之后,中国农业发展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过去主要依赖资源环境的农业增长模式已经走到极限。
5月27日,在浙江召开的华东7省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总书记指出,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各种现代化的基础,是国家安全的重中之重,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粮食安全,何谈其他现代化。  
怎么确保粮食安全?怎么提高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怎么确保未来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都会是“十三五”规划在加快农业现代化方面要回答的重要课题。  
一个繁重任务:打赢扶贫攻坚战
按照新的扶贫开发标准,全国还有7000多万贫困人口。也就是说,在六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要实现年均减贫1000万人以上。面对2015年的减贫目标,国务院副总理汪洋曾表示,“减贫目标继续定在1000万人以上,表面看数量没有变,但由于减贫难度边际递增,完成任务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直面扶贫攻坚艰巨任务,**总书记强调,要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用一套政策组合拳,确保在既定时间节点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
一个区域性难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7月17日,**总书记在吉林省考察期间,听取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和“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强调,无论从东北地区来看,还是从全国发展来看,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都具有重要意义。  
**总书记指出,目前东北地区发展遇到新的困难和挑战,这其中有全国“三期叠加”等共性方面的原因,也有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体制机制等个性方面的原因。
针对“十三五”期间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这个区域发展难题,他特别强调,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他提出“四个着力”的要求,强调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须着力完善体制机制、着力推进结构调整、着力鼓励创新创业、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个同市场完全对接、充满内在活力的体制机制,是推动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治本之策。
一个改革方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关键是把准了改革方向。对“十三五”规划而言,成不成功,关键同样也在于是否把准改革方向。
5月27日,**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听取对“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时指出,“改革是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动力。要围绕破解经济社会发展突出问题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深化改革,增强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行动能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个法治经济的要义: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
7月20日,针对“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必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加快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法治化轨道。”
**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期间也强调,“要加强对领导干部的法治教育,对社会领域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来解决。要乐见群众用法、支持群众用法,使人民群众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展望未来,“全面依法治国”今后将与经济新常态、社会新转型结合在一起,为中国经济转型扫清障碍。只有把“有形之手”所有可能的行动,全部纳入法治的框架,“无形之手”才能收放自如、创造活力,才能“逼出”一个清廉的政府、“逼出”一个更好的市场经济。
一个对外开放的重点: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必须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妥善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推动互利共赢、共同发展。”7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就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建议中,**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必须”之一,就是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
在此前3月底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他就向中外企业家代表表示,“中国将越来越开放,中国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明确了中国将继续坚持对外开放,世界各国及各国企业将获得新的合作契机。  
在专家们看来,即将到来的“十三五”时期,“一带一路”和自贸区建设无疑会大放异彩。新时期的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既能为实现中国梦创造有利国际环境,也能够放大命运共同体的正面效应,让周边以及更多的国家搭上中国经济发展的快车或便车,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
一个从严治党要求:核心力量的组织重塑
2014年12月,**总书记的江苏讲话,在“三个全面”基础上,增加了“全面从严治党”,使得新时期我国治国理政的总方略从“三个全面”发展为“四个全面”。 
7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部署“十三五”规划问题时又一次强调:“必须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确保我国发展航船沿着正确航道破浪前进。”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在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就是核心、是关键。”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说,“如果‘全面从严治党’搞不好的话,那么‘全面深化改革’就不可能成功,‘全面依法治国’就不可能实现,进而必然导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受阻。”
来源:央视新闻
20151028183241_5630a4498733d.jpg

20151028183242_5630a44a6fea2.jpg
发表于 2015-10-28 23: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上海
佩服佩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30 21:52:06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江西南昌
嘘,低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通行证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上个主题 下个主题 快速回复 收藏帖子 返回列表 客服中心 联系我们
公司简介 | 关于百叶龙 | 产品服务 | 法律声明| 隐私保护 | 诚聘英才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手机客户端下载
网站运营:浙江简一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广告热线:18599999946    站务处理QQ:491513048   TEL:0572-6666141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浙ICP备15029588号 软件著作权:软著登字第E0052470号 Copyright©2009-2023 WWW.CX-BBS.COM All Right Reserved.
法律顾问:浙江东方绿洲律师事务所  沈学峰  律师  公安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52202000809号
返回顶部